工业碳排放现状及控制影响分析

文章来源:赛迪智库郭士伊2016-09-01 10:51

工业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模型研究

(一)工业碳排放达峰路径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定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以E=I*T为主方程构建测算模型。其中,E表示工业能源消费总量,I表示工业增加值,T表示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三个变量与工业碳排放,经济增速,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紧密相关。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综合考虑“十一五”和“十二五”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设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1、设定2010-201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8%,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设定为19%。根据“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以及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设定2015-202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7%,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下降19%。参考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实现工业化后的经济增长情况,设定2020-2035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工业增加值能源强度下降速度,具体见下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表12010-2035年碳排放模型关键参数设定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2、根据“十二五”能源规划目标及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设定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根据《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设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结合当前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突破性进展,2020年以后,我国非化石能源供应量有望持续较快增长,在2035年将达到25%。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表22015-2035年碳排放模型能源结构参数设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二)基于模型的测算结果与分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根据以上模型,测算2010-2035年我国工业碳排放情况,得出图1表明的模型结果。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图12010-2035年我国工业碳排放趋势及峰值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一是我国工业碳排放峰值将在2020-2030年间出现。这一结论也支持我国2030年达峰目标,表明工业领域通过努力,可以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也表明当前我国工业正接近或进入工业化后期,并具备条件可在工业领域主动控制碳排放,实施碳排放峰值管理。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二是我国工业碳排放峰值约在70-80亿吨之间。考虑到2014年工业碳排放64.7亿吨,以2030年达峰为限,未来15年,我国工业领域大约剩余5-15亿吨的碳排放余量。如果按过去15年的发展模式(工业碳排放年均增速约为7%),余量是不够的,因此,推进工业低碳发展,主动控制碳排放,势在必行。而且,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未来工业控制碳排放总体形势仍然较为严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三是工业能源消费在工业碳排放达峰即2030年之后,仍将会缓慢增长。这表明我国工业总量仍需保持增长趋势,发展进程远未结束。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四是2020年和2030年是我国碳排放管理的两个关键点。在2020年左右,工业碳排放开始出现减缓趋势,部分工业行业会率先达峰;在2030年之后,工业总体碳排放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我国有条件建成先进的低碳工业体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