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碳交易所就已在国内萌芽,作为“以市场手段推动节能减排”的一种探索,各地都在进行积极尝试。2008年8月5日,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相继挂牌,率先迈出第一步。同年9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在示范效应下,全国各地,甚至县区纷纷仿效,接连上马碳交易所项目。2009年底,山东首家碳交易所菏泽单县碳交易所热闹挂牌,广东于2010年6月成立了涵括碳交易和排污权交易的广东环境权益交易所。2011年以来,碳交易所筹建活动更是如火如荼。继河北省出台《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决定推行和规范主要污染物排放权的交易活动后,四川也考虑在未来筹备省级碳排放交易计划,广元、重庆、佛山、江西、杭州、厦门……据公开信息初步统计,国内挂牌成立的环境权益类交易所已有9家,而专业性环境交易所已达19家,形成了以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污权交易所为轴心,多省市交易所共存的碳交易平台体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同时国内也在探索开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特定行业的减排试点。未来,北京市将在区域能源体系功能区内实现清洁能源利用率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0%以上,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率100%。新建公共建筑节能率65%,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率75%。区域能源系统实现智能化运行,能源设施和城市景观有机融合。深圳市设立绿色建筑奖励专项资金,对于获得较高等级绿色认证的项目,在招标政策、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江苏省政府设立了“节能减排(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每个区域补贴1500万元)”,要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新开工项目中,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项目比例不低于50%,且其中50%的绿色建筑至少达到二星级。碳交易等市场机制将被引入,促进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总之,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以合理的成本减排温室气体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优选。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碳交易体系、发展国内碳市场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规则、标准和形成自己的市场定价机制,保护本国优质碳资产,避免受制于人;另一方面通过将来与国际体系的接轨,也会对全球碳市场的供求和价格波动发挥巨大影响,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并在与碳交易紧密相关的全球实体经济格局中占据更高点。我们的基本结论是:现有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减排模式成本较高,副作用较大,难以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继续发挥有效作用,今后应加快建立中国碳交易市场,更多地发挥市场手段的调节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