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菲尔德大学研究人员11日在《自然·地球科学》月刊网络版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来自巨型冰山的融水对南大洋的固碳作用有很大帮助,这一海域整体固碳量的近20%都与融水有关。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主要指浮游藻类,而藻类是地球上固碳固氮的重要生物,一旦死亡或被其他海洋生物吃掉,往往会带着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一起沉入海洋深处,从而发挥有效的固碳作用,这对减缓全球变暖非常重要。
这项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球碳循环中,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洋通过藻类吸收以及各种化学反应过程所实现的固碳量占全球海洋固碳总量的约10%。
研究人员说,他们分析了175张卫星图像,这些拍摄于2003年至2013年间的图像显示了南大洋漂浮有巨型冰山的海域。他们重点观察了这些海域海水颜色的变化——这是海洋表面浮游植物繁盛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研究人员发现,从冰山附近一直延伸出去数百公里的范围内存在生长活跃的浮游植物带,即便冰山漂走了,原本所在海域内的“繁盛景象”还能维持至少一个月。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很可能是由于冰山融水中含有丰富的铁以及其他营养物质,这有利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并最终提升了这个海域的固碳能力。
参与这项研究的设菲尔德大学教授格兰特·比格说,新的分析结果揭示了巨型冰山在南大洋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