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建设已提上日程,试点市场的前途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未来的全国碳市场中,各个试点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是否还有生存的机会?本文对此略作讨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二级市场竞争格局逐渐清晰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尽管中国试点碳市场刚刚完成了第一年的履约,但对其未来几年的运行情况已经可以做出大体判断。因为一旦基础的市场要素确定,后期进行大面积改革的空间就变得很小。碳金融实验室(CarbonFinance Lab,CFL)作为独立研究机构,调研了几十家控排企业,对各个市场进行了评估,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
交易量活跃的市场有效性却并不高。更多的交易量并没有使得碳市场变得更像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这是因为二级市场的纠错功能正在发挥作用,即一级市场的分配不合理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了纠正,而二级市场尚没有真正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值得玩味的是,分析表明:最活跃的市场和最不活跃的市场实际有效性相差不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当前不活跃的市场以后也很难变得活跃。尽管许多设计者竭尽全力提高二级市场的活跃性,并将其视为重要的指标,但要清醒的认识到,市场活跃性首先是由市场结构所决定的,当确定排放部门的时候,市场的活跃性水平已经被锁定,优化分配方法所能贡献的流动性非常有限。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盲目追求二级市场活跃性将付出代价。创造流动性要付出额外的成本。我们观察到一些市场为了制造流动性,采取了“创新”的调控手段,表面上看似乎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破坏了其公信力。例如,预配额分配,配额回收,跟随市场价格的拍卖底价等,这些手段的引入,破坏了二级市场的稳健性和严肃性,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建立了复杂的耦合关系,违背了奥姆剃刀法则,存在很大的隐患。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盲目追求交易量,使得一些试点陷入了“创新陷阱”中,但个别看似中规中矩甚至保守的碳市场有效性反而很好,这得益于其制度设计的可靠性和透明度。好的碳市场模型是简洁的,实际方案与其偏离得越远,运行效率则越低。采用大量的手段来修修补补,从整体上却没有提高效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方法论。
碳价格范围日益明朗
试点市场已经初步探明了未来全国碳市场的合理碳价格区间。
对六个试点碳市场2014年的价格波动情况的分析表明,各个试点碳市场的价格波动幅度基本上处于20元/吨到90元/吨之间,这意味着未来全国碳市场的价格很可能也处于该区间内。我们进一步对控排企业进行了成本分析,发现:在不采取拍卖的情况下,企业承担的碳成本如果高于90元/吨,则会对其利润和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显著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如果采取少量拍卖(如3%),则该价格调整为60元/吨。同时,值得关注的是20元/吨已经成为各个试点碳市场心理底线,在这个价格的支撑力较强,企业承受的成本压力较小。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