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的方向是清洁高效

文章来源: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碳交易网2014-08-07 07:43

有人说,能源革命就是革煤炭的命。
 
“但煤炭的命是能随便革掉的么?”多位煤炭企业的人士在不同场合对记者表示。这个反问带有一定的情绪,但依然有其不可攻破的道理,并得到了各界专家的认可。
 
最少,有三个因素决定了煤炭的“命”依然可以保住。其一,是我国乃至世界的资源结构的特点;其二,是我国目前的能源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其三,是除煤炭之外的其他能源目前还难以支撑大局。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毛健雄对记者表示,根据国际能源署以及BP等国际能源机构、公司的统计,从资源结构来看,世界化石燃料和铀资源的分布,除中东和南美,中国和世界的能源最终只能以煤为主。
 
“这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国家的资源基本状况决定了它的能源结构和供给结构,以及能否出现大幅度的改变乃至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是能源供给革命的前提。离开这个条件去谈能源供给革命无异于纸上谈兵。”毛健雄说。
 
而从我国目前的能源供给及消费的总量、结构来看,煤炭的地位也是短期内无法撼动的。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生产方面,2013年我国原煤产量37亿吨,原油产量约2.1亿吨,天然气产量1175亿立方米;生产结构中原煤生产比重为76.1%,原油为8.7%,天然气为4.2%,非化石能源为10.9%。消费方面,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7.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37.4亿吨,石油表观消费量5亿吨,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85亿立方米;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为65.7%,石油为18.9%,天然气为5.5%,非化石能源为9.8%。
 
上述数据显示,煤炭无论是从生产还是从消费来看,占比都是绝对的重头。
 
这从不同能源的发电量的占比可以进一步得到印证。2013年全国发电量5.32万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4.2万亿千瓦时,而水力、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的发电量总计1.163万亿千瓦时。
 
以10.9%的非化石能源去革掉76.1%的煤炭的命,这是难以想象的。
 
7月8日,BP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鲁尔在2014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发布会上表示,关停煤炭密集型工厂及鼓励发展煤炭替代燃料等力求减轻当地污染的新政策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些措施的规模受到有限的天然气供应的制约。
 
毛健雄认为,由于每个国家的能源资源结构不同,因而能源革命的内涵也不一样。对中国而言,能源革命至少不是把煤炭变为次要能源,而是指在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煤炭的清洁利用,着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基于煤炭为主的能源革命。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煤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我国的基础性一次能源,能源革命就是革煤炭的命的这种说法过于绝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认为,能源结构由目前的化石能源为主,逐步转变为未来以非化石能源为主,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也是全球共同的发展趋势,但完成这个转变约需百年时间,“今后几十年间,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会逐步下降,但仍将是主导能源之一,因此,化石能源的高效、洁净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确,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只是一个手段,而其目的,则是建立一个“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既然是多轮驱动,自然,煤炭不可或缺且需要 “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林伯强认为,尽管今后煤炭“大幅扩张很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煤炭产业就一定会走下坡路,“煤价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如果油价大幅上涨,那么煤价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故此,林伯强认为,能源供给革命的内涵,首先就是优化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认清楚什么能源该生产什么能源不该生产。其次,清洁能源的革命性发展是能源供给革命的核心问题,在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中,清洁利用煤炭,将煤炭的使用集中于电煤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其三,能源供给革命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确定哪些是马上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中长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前者应该立即行动,后者应该提前布局。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