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泡沫,中国立场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2014-04-25 23:46

长期以来,中国与―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运动相对绝缘。但是,自从 2003 年以后,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迅速提高,按照―碳理论,中国就成为―气候变化活跃组织眼中越来越重要的运动对象,当然,也是碳金融组织眼里最大的未来碳汇缴费大头。在这种不可能再脱身事外的大趋势下,中国已经到了必须有中国立场的时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中国立场归根结底还是政策,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直接和碳问题有关——包括对于碳科学的认识立场和态度,也包括对于―碳道德的处理态度。第二部分本来和碳不相干,但是由于在国际舆论的历史原因,气候变化活跃组织已经绑架了这个话题,因此不得不有所准备,这就是处理产业升级、提高能效的政策和所谓―低碳主张之间的关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在对待碳科学问题方面,目前中国采取的立场是―争公平,算历史老账,这是在默认他人游戏规则成立的前 提下参与国际博弈—如此一来,其一,我们知道这个规则建立的科学基础有大问题,等于是放着严谨的科学立场 不走而把解释权拱手让给已经政治化的 IPCC;其二,这种立场在中国经济和实力迅速上升的时候极不协调,等于 逐渐变强的身体搭了一个相对弱势的头脑,最要命的是两头被挤压,而且越来越可能被本来的盟友发展中国家挤兑—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出来坚持科学的大旗,抓住主动的话语权,那么将这个阵营的领导地位交给一些并不成熟,本身实力不够强大而诉求也比较低或不切实际的拉美国家去主导,等于是自己把自己推向被动,届时与这些国家再出现冲突,则场面并不乐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碳科学-碳运动-碳政治,从来是三位一体,彼此不分,这三者不仅是层次关系,而且互相交融,在科学中强 势一方的―暖化‖大腕的打压、拖延、模糊焦点等做法都充满了政治手段,要理解这些,就不能偏废一端,而是既要 学术,又要政治。只要学术而不讲政治,内容过于专业,领导人和普通老百姓被专业名词忽悠的云里雾里,讲了白讲;只讲政治特别是个人政治而不讲科学基础,容易陷入阴谋论的窠臼,经不起追问,不具有说服性。我国作为大 国,只有两者都贯通才能获得整个事件的全貌。麦金泰尔冲击波中的论文在前几年我国并非没有人留意,但是仅仅 限于北京高校内部的博士生讨论会(Seminar),博士做了一番介绍后如同石沉大海,没什么反应,更没有足够的社 会舆论起到普及作用,其结果是 2009 年年底气候门这种转折性事件,国内完全处于跟随者的姿态:IPCC 说了没事 情就是没事情——试问中国有多少人了解 IPCC 和气候门之间的关系呢,有多少人了解IPCC及相关的科学团队的 结构呢,他们在的论证焦点的重要性呢。厘清楚―碳科学‖的来龙去脉,是中国立场的基础。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在彻底厘清―碳科学来龙去脉之后,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寻找真正有基础的,可以相互呼应的合作对象。在最 前沿的科学(特别是核心:统计学)研究方面,西方国家的学者、独立气候审查家已经充分发挥了网络云时代相互 互补的开放功能,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其成果令人惊叹。中国完全可以搭建官方和民间的平台,集合这样的对于人类有责任感的学者,集天下之英才为我所用,撬动学术知识杠杆,在前沿谈判中(笔者预期,只要中国不完全 丢掉主动权,UNFCCC 的谈判期数屈指可数)提供最科学、最有力的证据。目前这批上文提到的核心学者中,有 的对于中国平台的提议很感兴趣,有的因为历史因素还有一定的其他考虑,在目前英美气候门还在持续发酵的情况 下,突然得到一个正在兴起的国家的支持,对于这些长期无私贡献的学者无疑是极其巨大的鼓励。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