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我吃着冰镇西瓜,闲读唐诗宋词,其中不乏反映古代文人避暑过夏的诗词,诗词中可以看出文人避暑都很低碳,取自于自然,不耗电,不花钱,读来令人向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古代文人避暑,一般都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是最佳的避暑场所,从诗词中可见一斑。唐代诗人李白的《夏日山中》里写道:“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酷暑逼人,诗人懒得摇扇,干脆脱了衣服和帽子,一丝不挂地在山林中,让山中清气与自由裸露的肌肤作零距离的接触,是何等坦荡惬意!唐代诗人钱起《避暑纳凉》里说:“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夏日的园中,花香袭人,躺在绳床上一边闭目遐思,一边轻轻摇着蒲扇,日子因悠闲而变得清凉自在;唐代徐凝《避暑二首》里有:“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坐在溪边,溪水潺潺,一边避暑一边钓鱼,如此怡然自得,羡煞旁人!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在《暑热游荷花池》中写道:“细草摇头忽报依,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酷暑盛夏时分,一边赏荷一边纳凉,荷香伴清风,真是快意人生!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古代文人静心修为也可避暑。所谓“心静自然凉”,既然不能强行与大自然抗衡,那就修身养性,潜心静气也可避暑。唐代诗人白居易深谙此道之妙,他作《消暑诗》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诗人独坐院中,平心静气,凉意顿生,迎着临窗的习习清风而怡然自得。他在《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里也曰:“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步入山林寺院间,与无欲无尘的禅师闲话人生,让身心也清静空灵,确实是不错的消暑良方!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是一个讲究生活情趣的人,他过夏避暑的方式,甚为独特,他的《闲情偶寄》里作了详细地述说:“予绝意浮名,不干寸禄,山居避乱,反以无事为荣。”一到夏天,他不去访客也没有客至,不但头巾不用了连衣服也成了累赘,“或裸处乱荷之中,妻孥觅之不得,或偃卧长松之下,猿鹤过而不知”,他有时赤身裸体躲在乱荷之中,妻子儿女也找不着;有时仰卧在高高的松树之下,猿猴、白鹤擦身而过也不知晓。在飞泉下洗砚台,用积雪煮水来试新茶,想吃瓜了瓜就在户外,想吃水果了果子就挂在树上,“可谓极人世之奇闲,擅有生之至乐者矣”。这样避暑度夏,真的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啊!
古代文人的避暑方法自然、低碳。夏日读诗书,跟随文人去避暑,使人顿感凉爽惬意。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