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基金会、气候组织、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6日在此间宣布,其合作的“绿色点亮未来”公益碳踪项目为中国云南、甘肃、贵州等6省市的210所侨爱心小学捐赠节能灯31290只,由此减少的264吨碳排放量将进入碳市场,探索公益项目的“碳交易”潜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让低碳、环保的努力“一目了然”、“说的清楚”是此类公益项目一直以来的困惑和愿望,也由此促成该基金会与专注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国际机构气候组织合作,双方共同创立了中国首家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益性专项基金“气候变化专项基金”,该基金重点支持的“公益碳踪”项目从低碳公益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公益模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介绍说,“公益碳踪”项目自2011年4月启动,在公益领域尝试碳减排的衡量与核证,用量化方式向公众展示公益项目产生的减碳量。飞利浦的“绿色点亮未来”是第一个在“公益碳踪”平台上呈现的企业低碳实践公益项目。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中国政府在2011年11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建立国内碳市场,2012年春节期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2013年将在北京、天津、上海等七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公益碳”如何进入碳市场随之受到关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北京环境交易所研究部主任綦久竑、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中国区总裁唐伟珉等与会专家指出,目前的低碳公益实践项目多位于较偏远地区、分布分散,减排量也比较小,在一定程度上给监测方法学的选择和额外性核定都提出了挑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专家认为,通过低碳公益项目产生的公益碳,应在自愿交易的范围内参与碳市场。目前的试点工作主要是整体机制的设计和试行,待碳信用需求的培育、碳价的制定等多个问题逐渐清晰,才能实质性地推动碳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专家普遍认同,对于低碳公益项目而言,合理运用碳金融、碳市场等政策措施,正视欠发达地区人民的发展需求,采用更为节能环保的解决措施,实现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共赢,才是根本目的。(完)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