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这是中国第一份全面展现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的报告。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高达93.4%,77.7%的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影响表示出担忧。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执行主任、乐施会传播经理王彬彬介绍了调研的主要结果:“这次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很高,达到93.4%,大多数公众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而且中国已经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危害,这种危害对农村地区居民的影响更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76.3%的受访者同意“人们如果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将很难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多数公众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支付更多成本。约有26.6%愿意多支付一成的成本购买环保产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多支付二成的成本,约有26.2%;而多支付三成、三成以上的受访者分别为17.2%、17.0%;不愿多支付成本购买环保产品的受访者为13.0%。相比于女性,有更多男性愿意为低碳环保产品支付更多成本。
在支持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方面,受访者普遍支持和肯定中国政府的低碳政策,有88.2%的受访者同意“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调研结果还显示:公众了解气候变化,获取气候变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为电视(93.8%),其次是手机(66.1%)和网络(65%)。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2012年7月,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实施此项调查。调研持续了两个月时间,调查人员随机抽样4169人,涵盖中国境内(港、澳、台除外) 332个地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调研报告内容涵盖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度、对气候变化应对的认知度、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支持度、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执行度,以及对气候传播效果的评价六方面内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本次调研调研对各方及时掌握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介绍说:“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唤起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促使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乐施会于2010年4月联合成立,致力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