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是高碳能源低消耗、二氧化碳低排放、生态环境低污染、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效农业,是人类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遏制二氧化碳高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碳市场,尤其CDM是一项双赢机制。通过国际碳补偿项目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的技术和急需的资金,发达国家可以大幅度降低在其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高昂费用。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据易碳家了解,尽管中国已在CDM项目及核证减排量供应量方面领先全球,但主要属于能源活动和工业活动领域,除了几个试点性的林业碳汇项目外,基于AFOLU-VCS 2007标准的农业CDM项目极少。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因此利用国际碳市场发展低碳农业的前景广阔。充分利用国际CDM市场、自愿碳市场,大力开发基于AFOLU-VCS 2007 标准,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黄金标准的农业CDM项目,将积极推动中国造林、再造林、森林保护、农林混合作业、生物工程、可再生能源、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碳汇产业,和低碳排放农业技术进步。
发展低碳农业必须转变当前能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环境高污染农业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体系。而要成功转型,一靠政策引导、二靠低碳技术支撑、三靠投入保障。在经济贸易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尤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本配置作用。而利用国际、国内2个碳市场,是中国充分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发展低碳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低碳农业的高效益性短期内难以显现,不如现有农业经营方式的经济效率;而且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近年来城乡收入剪刀差越来越大,农民追加农业投资能力不足。这些都压制了农民从事低碳农业的积极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国际碳市场是国际碳补偿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以及交易平台的总和,是发达国家为实现低成本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创置的一种崭新的市场机制。碳补偿机制以实施帮助其他国家、组织开发碳减排和增加碳汇的项目为基础,从而以较低成本获得碳信用来抵消自身碳排放;相对方——实施项目东道主则会获得项目资金和先进低碳技术帮助,从这方面说碳市场机制是双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