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的前景怎样?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我国目前的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约低1/4,2000年电力等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左右。电力部门、各种高耗能工业、建筑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是目前和未来减缓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部门,未来20年内,它们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可占全国的70%以上,其中相当大部分可用较低成本实现,但尚需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克服种种障碍。
能源结构调整对减排有重大影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其比重占2/3以上,不同于以油、气为主的世界能源构成。这使我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核能,降低煤炭的比重,既有利于改善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能有效地减少CO2排放。根据国家有关规划估算,到2020年和2050年,包括大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可分别提高到19%和30%以上,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强度可分别比2000年下降10%和30%以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农林业固碳能力将显著提高。我国一贯重视植树造林,改善土地利用方式,保护生态环境。200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16.6%,累计保留人工草场1600万公顷。预计2020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到2050年,全国宜林地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加上农林业各方面的措施,将使固碳能力显著提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四、我国未来减缓碳排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如何?
减缓碳排放必然会压缩我国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的大气环境容量空间,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望实现比发达国家更为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的发展途径。
我国大力提高能效与节能和优化能源结构,同时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推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降低了GDP能源强度,减缓碳排放。我国到2020年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GDP比2000年翻两番,在采取强有力的节能措施后,能源消费量将达到或超过30亿吨标准煤(tce)。以30亿tce计算,再考虑能源结构的改善,估计2000年到2020年间我国GDP碳排放强度的年下降率可在3%以上,减缓碳排放的效果将很显著。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相比,我国有可能以相对低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估计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2000年不变价)时的GDP碳排放强度,仅约为发达国家在该GDP水平时的一半。因此,我国将实现比发达国家更为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的发展道路。
我国如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减缓碳排放,将会大幅度增加成本,这将对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五、全球减缓气候变化行动中如何保证公平、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未来国际社会有可能为各国确定碳排放限额,这是涉及各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必须体现公平性原则,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当前应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继续率先采取减排行动,切实履行《议定书》的承诺,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发展中国家则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推进技术创新,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为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做出努力和贡献。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针对远期全球控制碳排放问题,我国专家提出了“一个标准、两个趋同”的方案,以体现人类生存、发展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平等权利。“一个标准”是指人均排放量相等;“两个趋同”是指到远期目标年(例如2100年)各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趋于相同,而且从基年到该目标年的过渡期内(例如1990年~2100年)各国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也趋于相同。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六、我国减缓气候变化采取怎样的途径与对策?
我国是《公约》的缔约方,维护《公约》原则,履行《公约》义务,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以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积极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为实现《公约》的最终目标而努力。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为核心,发展高效、清洁的化石能源技术、先进核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到2020年,力争使GDP的碳排放强度比2000年下降40%以上;通过加强林业的保护、管理和造林,以及加强农业和草场管理,力争使农林业碳吸收汇在1990年基础上增加1.2亿t-C以上。到2050年,建立与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结构多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能源体系框架,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清洁燃料技术和氢能技术等先进能源技术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届时非化石能源比重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30%以上,GDP的碳排放强度比2000年进一步明显下降。到本世纪下半叶,基本依靠可再生能源满足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增加的能源需求。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