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农食系统绿色低碳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张媌姮2024-10-16 08:10

  农食系统是人类为了满足食物需求所开展的农业生产、食物加工、包装、运输、零售以及消费的各个活动环节所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作为最重要、最基础的民生行业,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同时也受气候、环境影响最大。因此,农食系统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发展方式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农食系统肩负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保障产业韧性和带动社会共同富裕等重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一是在保量提产优结构方面存在技术瓶颈。我国粮食连年稳产增收,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习惯、口味需求和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对农食系统的品种、结构、营养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进一步提高单产、抗病防灾方面还存在关键技术瓶颈,相关技术掣肘有待突破。
 
  二是农食系统的绿色安全急需科技助力。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构筑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农业面源、土壤重金属等常规污染,农田中残留的农膜微塑料等成为新的风险点而逐渐被大家所关注。这些新污染物的风险危害不明、监测能力薄弱、防控技术缺乏,成为新的重要攻坚任务。
 
  三是以消费端促农食系统减排的力量较弱。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指出,2015年以来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逐年减少,但按农食系统的概念却略有上升。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农食系统排放量将对碳中和带来压力。比如食物浪费问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浪费食物碳足迹粗略计算,大约每浪费0.5公斤粮食,就会多排放超过1公斤的二氧化碳。我国虽然出台了专门的法律反对食品浪费,但如何规制居民个人行为还需深入研究,在推动绿色消费方面缺乏科技手段。
 
  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急需加强科技创新,将其作为安全稳妥实现农食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一是以多元目标为导向支持系统化、跨领域科技创新。以多元目标为导向凝练形成农食系统重大科技需求,联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能源、信息、消费等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以乳品行业为例,从农食系统整体角度出发将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以及能源、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统筹安全、集约、营养、低碳等方面,形成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标准体系,通过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推动农食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二是重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为产业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农食系统是集原料供给、资源开发、食品加工、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体系,注重发挥全产业链中有话语权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立足全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上中下游产业链向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化发展。同时,通过低碳补贴、绿色金融支持、资源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推动本行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
 
  三是进一步加强餐饮消费端的“科技含量”。可充分利用消费大数据等手段开展场景模拟研究,结合健康膳食需求,探索形成不同区域、不同菜系、不同人群的食物消费总量标准,加大对消费端的绿色低碳政策支持力度和宣传教育力度,增加消费端话语权,从消费端倒逼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作者:张媌姮(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