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发展方式
绿色转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对今后一个时期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经济发展方式升级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谋篇布局、举旗定向的关键作用。从学理上搞清楚绿色低碳发展“是什么”,弄明白绿色低碳发展“不是什么”,进而廊清思想迷雾,解答疑虑困惑,准确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相统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低碳发展事关全球绿色未来,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全面领导具有“把舵定向”的重大作用。首先,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具体包括:推进绿色发展工作法治化,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健全绿色金融监管机制,建立绿色消费、绿色出行长效激励机制等。其次,发挥好各级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作用,统筹研究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再次,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出“功成”之力,不求“功成”之誉,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抓未成之事,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最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走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的立政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让绿色
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就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上下齐心、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这就要求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本功,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方面,充分调动环保公益组织、志愿队伍、党员义工等社会力量,营造“人人关注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自觉做到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做好垃圾分类。
坚持全国一盘棋推进与尊重地区差异化发展相统一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只有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才能更好赢得发展主动权。绿色低碳发展不只是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只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只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是大家共同的期盼,这就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意识。各级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统筹好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和生活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有效衔接、同频共振。二是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地方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打折扣,面对减污和降碳双重问题,坚持源头防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调整。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复杂过程和长期任务,要因地制宜实施方案,避免“一刀切”和“齐步走”。其一,牢牢把握“发展是为了让人民过得更好”的要求。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是向科技、人才、资本要效益,在这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经济的波动乃至下滑。因此,要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做到科学有序推进。二是科学确定功能定位,分类推进不同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大胆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激发新活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各地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不可能齐头并进,要因地制宜探索有效途径,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急于求成。在保证全国按预期方案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的同时,应当允许部分地区根据自身现实情况适当延缓
碳减排进度,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进一步说,地区之间的差异天然形成了优势互补条件,地区之间在发展中也形成了深度的经济关联,因而地区间应当充分协同合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如协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等。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承认客观差异,通过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坚持协同发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因此,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就需要树立系统观念,织密多元共治“一张网”。在产业结构方面,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在节能降碳方面,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在绿色制造方面,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全产业链低碳发展。在循环经济方面,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协同降碳。在技术变革方面,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变革,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工业减碳去碳。在绿色消费方面,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推进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绿色交通方面,将节能低碳理念融入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运输结构和能源结构。在教育方面,构建特色鲜明、上下衔接、内容丰富的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是一哄而上,协同推进也不是齐头并进,必须立足当地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找发力点和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具体来讲,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应重点围绕汽车轻量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产业。农业主产区应大力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促进农业生产高效率、低能耗、低碳排、高
碳汇。科教人才优势显著的地区应坚持创新驱动,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这就要求地方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既要统筹全局,更要做到重点突破,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总之,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因时因势因地制宜设定发展目标,不搞“齐步走”,不做“过头事”,把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之上。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研究”(21&ZD003)阶段性成果】
(谢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瞿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