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正在埃及举行,
绿色供应链的构建也是大会关注重点。近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
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用以评估一些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工作。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CITI指数负责人黎萌介绍,这次评价涵盖20个行业的650家中外企业,74.2%的参评企业已公开承诺开展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和气候治理,较上年度提升45%,其中68%进一步披露了管理机制。
评价结果显示,超60%的参评企业将供应商的环境合规写到了公开的供应商守则等管理制度中。107家参评企业推动供应商就既往的环境违规问题进行整改,作出公开说明,接受公众监督。
很多企业开始用创新灵活的方式与消费者开展交流,包括产品的绿色低碳设计、包装减量,展示产品环境标签和环境报告,以及开展废旧产品回收以此方式引导绿色消费。
但评价结果也指出,仍有大量参评企业尚未将环境和
碳管理延伸至上游供应链,尚未推动供应商自主设定减排目标,尚未通过可信的监测、报告和核查追踪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减排进展。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为推动企业承担减污降碳主体责任,遏制“环境漂绿”“气候漂绿”,助力构建全球企业责任体系,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正式发布“全球企业责任地图”,首批纳入1000家中外知名品牌、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
该地图不仅呈现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污染排放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公开作出的承诺,更关注和收集企业在目标完成进度,温室气体排放披露,以及落实在华供应链减排方面的具体行动。
多位与会者都表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透明,数据驱动正在改变供应链的运营方式。“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化解决方案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绿色供应链更好形成。”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研究室主任阳平坚说。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说,在我国,“双碳”已经从愿景目标到了“毛细血管的精雕细刻”阶段,进入细节操作环节,企业的参与就尤为重要。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
北京代表处副首席代表房伟权表示,
碳中和目标下,企业层面要降低的不单是自身的
碳排放量,同时包括用电、用热、上下游的
碳排放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企业不单可以给自己减排,同时引导上游减少排放,引导下游或者终端用户改变消费习惯,进而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研究员毛涛指出,中国现在的碳排放交易、用能权交易、
节能量交易,都是在大企业,中小企业缺少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这方面需要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以大企业的绿色采购带动链条上的中小企业协同减碳。
此前,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商务部都曾牵头组织供应链创新应用
试点工作。“绿色供应链管理不是政府强制让企业干的,是需要企业延伸自身的社会责任,对上游或者下游的企业开展相关的管理,目前一些核心骨干企业已经主动布局,打造绿色供应链。”毛涛说。
毛涛提到,目前对供应链的管理要求已经从“浅绿色”走向“深绿色”。之前关注点在企业的环保合规,现在环保合规成为常态,则要求企业在综合利用、节能、
碳减排有更进一步的动作,但这些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浅绿色”。零碳供应链是推动整个供应链由高碳走向零碳,走向“深绿”的变化。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