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这十年”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成立十周年学术活动日前在
北京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会上表示,十年来,我国坚持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
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至2021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2021年,单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约34.4%,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下降26.4%,累计节能约14亿吨标准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2020年,我国宣布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并陆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解振华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是历史上下降最快的时期。截至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6.6%,
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达到或超过3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80%以上的风电、光伏设备组件都来自我国。我国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累计投资已达到3800亿美元,总量居全球第一。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截至2022年6月,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1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
“这些事实和数据表明,我国已走上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和成效,为发展中国家低碳转型提供了借鉴,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贡献。”解振华强调。
解振华介绍,中国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取得积极成果,已累计安排超过12亿元人民币,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3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000名官员和技术人员。
谈及对于过去十年我国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体会,解振华表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参与和引领多边进程的政治基础。加速国内转型创新,是参与和引领多边进程的底气所在。讲好气候行动中国故事,是参与和引领多边进程的舆论基础。
解振华表示,在一些发达国家气候政策回摆的情况下,我国坚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基本形成了“1+N”政策体系,这证明我们的气候政策稳健、务实、连续。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内促可持续发展、外树负责任形象。实现“双碳”目标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系统性转型创新,将带来广阔的市场和投资、技术、产业机遇,促进经济、就业、能源、粮食、健康、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我国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和较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应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定力,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继续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了这次
会议。学术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这十年取得的进展与成就。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十年来,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双碳”目标论证、重大问题研究和技术支撑工作,提出了许多有战略性、系统性、创新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