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着力构建
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在保障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经济安全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两高”产业减量发展,推动
绿色低碳产业增量发展,做好绿色转型的“加减法”。
近日,国新办举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展成效发布会。各地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认识明显提高,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一批违法违规项目被依法查处,一批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升级,一批绿色产业实现加快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迅速行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仍要看到,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部分地方以“两高”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冲动依然强烈,给“十四五”能耗总量控制带来一定挑战。
为了巩固减污降碳成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绿色金融为抓手,坚持双轮驱动、两手发力,在保障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经济安全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两高”产业减量发展,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增量发展,做好绿色转型的“加减法”。
坚持存量优化、增量严控。减污降碳必须遵循绿色转型规律,要精准、科学、对症下药,不能搞“一刀切”。对技术水平高、能源效率高、符合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两高”项目要避免“一刀切”式的关停,同时盯紧技术改造升级,强化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要防控“两高”项目向政策规制强度较弱、能源禀赋能力较强的地区转移,防止造成区域间的“碳泄漏”。要严格“两高”项目审批管理,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卡,倒逼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增加低碳技术供给。绿色转型就是技术转型,用低碳或零碳的绿色技术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是绿色转型的治本之策。当前,我国的低碳发展还面临着不少技术短板,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面临“卡脖子”问题。应抓紧部署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勇闯低碳技术“无人区”,力争成为低碳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发展高地。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应用,以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高耗能行业,培育孵化新兴产业,推动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赋能加力。
推进绿色金融增量扩面。如今,绿色金融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严格控制“两高一剩”及环境敏感行业金融授信额度。金融机构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构建多场景的绿色保险产品体系,开展清洁技术保险、绿色产业保险、
碳交易信用保证保险、
碳汇损失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创新。积极探索使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
碳排放权等绿色权益担保方式,切实解决绿色项目抵押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
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保障。我国面临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任务更重的减排压力,必须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完善低碳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有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
价格、金融、政府采购等多种政策工具,注重政策间的有效衔接,在确保政策效能的同时提高政策效率,护航绿色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
价格信号以经济激励的方式促使各类市场主体自觉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作者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