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1月6日电 (王军)记者今日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19年11月例行新闻通气会了解到,《成都市
绿色低碳发展报告(2018)》(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的编制,旨在系统总结2018年成都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提高各级各部门对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坚定绿色低碳发展的信心。
据悉,这是成都连续第二年发布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蓝皮书。《报告》共有五个篇章,用16万余字多层次、多维度展示了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的最新进展,体现了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新特点,呈现绿色低碳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趋势。较2017年版本,增加了环境质量改善专章,融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充实环保基础设施补短板内容,展示绿色低碳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协同增效新方向;筛选了十大典型
案例,充分展示产业发展、场景营造、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经验做法和优秀实践。
“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得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既是新常态下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回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体制改革创新、全球环境治理‘四大需要’的成都方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旷良义针对《报告》的背景形势做了介绍。
会议还介绍了成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举措与成效。据了解,一是加速构建高端高质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高质量现代化产业攻坚计划,紧扣城市战略定位、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加快构建“5+5+1”现代产业体系,2018年五大先进制造业和五大新兴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8%、9%,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户,培育独角兽企业4家,新经济活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同步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动态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1953户,完成49户造纸、化工、砖瓦窑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六大高耗能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比重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二是全面推进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体系。能源低碳转型方面,强化能源消耗管控,大力实施清洁替代,2018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降低5.79%,“十三五”累计降低11.24%;累计完成燃煤锅炉淘汰及
清洁能源改造1873台、年减排二氧化碳460万吨,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58.8%。重点领域节能方面,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公共机构和农业农村节能,开展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十三五”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27.1%。清洁能源产业方面,加快构建氢能产业链,西南地区首个加氢站和首批1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运,氢能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加快建设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
新能源汽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9.5亿元、同比增长30%。
三是加快重塑人地共生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布局方面,大力实施“东进”战略,规划建设沱江绿色发展轴,陆续启动13个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探索构建产城一体、职住平衡新模式。低碳交通方面,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补充的绿色交通体系,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提升至53.3%,初步建成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监测监管
平台。
绿色建筑方面,大力推进建筑业绿色发展,全面落实
绿色建筑标准,新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23个、面积414万平方米,获批成为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海绵城市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方面,累计建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32个,初步形成约122.88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 2018年新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133个,创建省、市两级“四好村”839个。
四是初步形成全域统筹的生态
碳汇体系。城乡绿化方面,持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全域增绿行动, 2018年累计新增绿地1780万平方米,建成天府绿道2607公里,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提升至36.39%和41.02%,启动“百个公园”示范工程。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方面,森林质量不断提高,2018年完成营造林面积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5%;积极发展绿色新业态,建成4个森林小镇、25个森林康养基地、49个森林人家。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加快推进《成都市湿地保护条例》立法,成立湿地保护中心,全市湿地保护率超过22%;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保护宣教,累计建立野生动物救护机构10家,成功救护179种、1629只野生动物。
五是日益普及简约时尚的
低碳生活方式。绿色出行方面,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6.91万辆,建成充(换)电站418座、充电桩1.4万个;累计投放共享单车145万辆,日均骑行次数约300万人次,骑行减排量居全球12个样板城市第3位;“蓉e行”低碳出行平台累计申报私家车停驶车辆1.6万台次,减排二氧化碳3000余吨。绿色办公方面,加快建设“虚拟公务仓”,强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全市公共机构综合能耗、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用水量分别下降2.84%、2.86%、2.91%和3.12%。绿色生活方面,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着力解决垃圾分类“前分后混”难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35.2%。
六是逐步健全多维协同的制度能力体系。评价考核方面,出台《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成都市
节能减排降碳综合工作方案(2017-2020年)》,坚持将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二氧化
碳排放强度、污染物减排作为约束性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绿色发展评价体系,以及市委、市政府对区(市)县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市场机制方面,以公众减排积分奖励、项目减排开发运营为两大路径的“碳惠天府”机制建设思路基本确立;中建材等15家企业获得24张低碳产品或
碳足迹认证证书,率先出台《成都市会展活动
碳足迹核算与
碳中和实施指南》。资金支持方面,各级财政年度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资金投入超过100亿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出台《成都市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组建成都市绿色金融中心共建联盟,全省首个绿色金融中心落户新都。国际合作方面,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
论坛、“一带一路”城市绿色经济大会成都路演等重大活动,在加州全球气候行动峰会、宜可城2018世界大会等国际舞台主动传递成都声音;加入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中美“可持续及宜居城市建设”、“中国-瑞士低碳城市”等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丰富成果。
七是持续改善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改善方面,纵深推进铁腕治霾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登记和标志管理,201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1天、同比增加16天,创下2013年实施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坚持重拳治水,深入实施“成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106个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Ⅰ~Ⅲ类)比例75.5%、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国控锦江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从V类提升到IV类。土壤环境安全方面,坚持科学治土,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编制完成《成都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方案》,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分类管理,实施治理修复示范项目。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都隆丰环保发电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二期)、长安垃圾填埋场扩能项目建成投运,长安静脉产业园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旷良义谈到,下一步,成都将继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独具成都特色的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努力实现“经济强”“环境好”和“百姓安”的共赢局面,勾勒出城市空间格局更加优化、绿色经济地位更加突出、能源消费体系更加低碳、环境治理体系更加科学、低碳生活载体更加丰富的美好画面,让绿色低碳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记者还了解到,近期成都还将出台《成都市关于建立“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启动C40气候行动规划项目,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绿色支撑。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