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10月20日,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
会议“宜居城乡,生态优先”在重庆举行。城市生态规划学委会委员,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代理院长、副教授李迪华在本专题
会议作题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规划”的报告。
李迪华从面向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阐释了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新时期开展生态规划新的内涵和转型方向。他认为生态规划既需要讲好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大故事,也需要讲全故事做好身边事。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二氧化
碳排放密切相关,合理的城市规划会推动市民
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型。
目前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产品,需要提高产品、工程、服务的质量水平,需要为适应气候变化设计城市和服务生活方式转型:
(1)从追求城市现代化、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向公民全面参与,城乡人口全面发展、城乡经济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转型;
(2)从追求高绿地率、宽马路、大广场、大绿地、大水面的城市空间向空间紧促、建设和维护成本都低的经济节约型城市转型;
(3)从追求亮化、美化和私家车交通的城市向公交车、自行车交通为主,生活便利、安居乐业的低碳市民生活转型;
(4)从使用传统能源向节约能源、使用
新能源、服务全球二氧化
碳减排,创造就业机会、创造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型;
(5)从依赖招商引资向直面自身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的目标引导型挖潜发展、选择性发展创新模式转型。
李迪华认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转型的抓手是“无车城市”。无车城市是兴起于欧洲的一场城市运动,为解决城市病的交通、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和改善居民生活不便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发展等各种不确定性的弹性城市实践与研究指明了方向。他以浙江省文成县为例,向我们介绍了实施无车城市的规划途径、效益,分析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和综合意义。
最后,李迪华指出我们需要重新理解生态规划的内涵和生态规划如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适应全球变化需要的个人与国家责任。生态文明建设是
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模式,一切规划、设计都必须是符合生态系统具有持久的自我维护、自我修复功能与特征的原则,适应气候变化所需要的良性改变的积累。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