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管理提供参考
继去年推出韧性城市评价指数之后,《报告》今年特别推出了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6个维度选取15个指标,全面评估了2016年各地低碳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城市管理提供参考,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按照地理位置评估发现,东部城市的低碳水平高于中部城市,中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其中能源结构调整对不同地区的城市低碳发展都有积极促进作用。按照城市类型评估发现,城市的低碳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优先型、服务型、综合型、工业型;服务型城市在产业、能源上低碳优势明显,综合型和生态优先型在生活、资源环境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工业型城市在各领域的低碳平均水平处于中后位。
根据这一研究结论,《报告》对各地在推进城市低碳发展方面,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第一,明确城市发展定位,缩小区域内城市低碳发展差距。评估发现特大城市、低碳
试点城市、东部城市、服务型城市的平均低碳水平较高,但是内部差异性比较明显。影响
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与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密切关联,各地应在国家提出2030年左右
碳排放达峰的大背景下,有阶段性地提出自己的目标,合理设置路线图并配套建立严格的责任机制,定期自我评估碳排放的降低情况,逐步缩小与先进城市的差距。
第二,发挥低碳与区域发展的协同效应,构筑区域绿色发展新体系。要实现减碳与污染防治技术、环境政策等的协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将低碳发展纳入城市综合发展规划中。还要促进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促进区域间相关经验的交流。
《报告》由中国社科院—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已经是气候变化系列皮书的第十部。重点关注了当前全球国际气候合作所处的新的国际环境,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以及在国际气候治理中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