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MF | 周大地:开发低碳能源模型的目的和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清华CIDEG碳交易网2017-10-23 08:15

编者按
 
    2017年10月18-19日,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第6期技术研讨会—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之能源系统模型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学术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结合刚刚发布的十九大报告,开展了题为《开发低碳能源模型的目的和发展方向》的报告,本文为报告的发言实录。
 
周大地:开发低碳能源模型的目的和发展方向
 
图:周大地发表主题演讲,2017年10月19日
 
  
    我觉得我们搞模型研究的要注意研究目的问题,所以我今天从参加气候变化政策咨询和能源战略发展的经验,从对于模型的要求和模型如何运用的角度对诸位提供一点经验性的参考。昨天(10月18日)上午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是33000多字,我把其中生态、低碳能力建设的内容,以及我觉得要在下一步模型研究里要充分考虑的地方,与大家一起交流。
    习近平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要成绩,其中对低碳问题的评价是“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引领者”是正式文件里第一次把中国放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低碳发展的引领地位,这是对过去在我们气候变化对外谈判和现在对外承诺等等一系列政策的肯定。
    报告里指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文明需求,和我们生产力不够发达之间的矛盾。现在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全面小康目标指日可待。进入全面小康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没有了,那么下一阶段的发展需求是什么?是“不仅很多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且“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不充分不再是吃饭吃不起了,而是老百姓教育、文化、公平、法治、环保等等方面的需求要补短板。
    在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第九条专门谈到环保,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还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第二个百年目标两步走的要求,我觉得也非常重要。第一个百年就是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实现小康,这个路径非常明确。但是从第一个百年以后到2050年将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20—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可是把我们原来说的2050年的现代化提前15年。在这个现代化的目标里,我们环境发展的目标就是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阶段是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候中国将变成一个人人羡慕的国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尤其是“美丽”对应着五大理念中的生态文明,进一步强调环境建设。
    在发展问题这一条,报告指出绿色低碳是培养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重要领域,促进供给侧改革。而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篇章里,更是把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说的非常高,包括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及倡导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等等。还有突出解决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最后提到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在国际关系这条,报告提到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对许多共同挑战。所以在全球合作里也写到,要有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以上是我昨天晚上的学习总结,很肤浅,但是我想这个报告对我们下一段为什么要搞低碳模型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过去我们的研究是到2020年怎么办,展望2030年、2050年,十九大后我们的研究将围绕着如何实现2035的各项目标,然后展望2050年怎么办。
    现在我们谈低碳发展能源模型,从对外承诺来讲,中国肯定也得在巴黎协议下勾画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路径。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学术而学术,要对中国发展、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强国作出贡献。
    从研究目的来看,现在我们常见的研究是顺应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回答在实现2度情况下如何实现发展问题。但是多数以2度目标为硬约束的减排路径研究是在既定减排目标下寻求可行路径,以最小成本为优化目标的研究方向。这里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先设想高碳发展是正常发展轨道,然后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增加政策,不是加碳税就是加上来特殊的标准,或者干脆模型里硬约束,甚至CCS要大批的上,以为这样才能目标。这暗含这样一个意思,高碳是正常的发展轨道,高排放是常规合理的发展方向,而减排必然有成本,低碳发展肯定是个高成本发展,甚至成为发展的约束因素,这就先误导了大众和决策者。
    但是我觉得从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2035年和2050年发展目标来看,我觉得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研究思路,把研究的重点放到我们如何实现中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佳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开拓和设计。
    我们现在已经从所谓物质的不足够,变成全面发展的很多精神性的、公平性的、环境性的消费不足,而不是说你吃的不够,或者吃肉太少,现在我们很多人得了肥胖病、糖尿病,城市汽车拥堵已经成了一种负担。新的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低碳发展的开拓和设计,可持续发展本身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主要矛盾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是环境保护的要求,低碳发展这个新的发展理念重要内容不是限制发展,而是新的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是更好的发展,即使没有气候变化也要绿色可持续发展也要节能环保,而且也要新的增长动力。而且应该从中国2035年、2050年最佳发展要求出发,来寻求新的发展理念下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变制约发展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央已经提出来了,中国的建设不能照搬外国的状态,如果我们还认为中国就要跟美国一样达到人均14000度电等这种现在就已经很落伍的指标,拿来作为中国的发展目标,来讨论中国的BAU的话,那我们就太落后了。
    所以,我们应该讨论节能、高效,提高能效,可以做到如何极致,讨论如何最好的实现环境目标,讨论技术、管理的创新和引领能力。要寻求低碳和发展目标最大双赢和无悔并集。不能以低碳作为约束,对中国最有好处的发展,符合中央提出的发展目标的情况下,和2度目标是否符合。如果能够实现2度目标,咱也别给人家加箍,就好好干就行了,正面清单、负面清单也就可以搞的明确了。如果还有差距,就可以研究怎么进一步缩小差距的问题。
    在模型方法方面,我们需要共同讨论如何创新的问题。首先经济学方面的深入探讨经济增长如何从物质扩张为主,转为质量提高、非物质消费为主双向发展。增加值进一步和劳动创造挂钩,市场价值分布和物质服务进一步脱钩,也就是说,GDP增长和能源、原材料增长脱钩,而不是维持正弹性。
    我们通常用的CGE模型存在局限性,因为它认为现状是平衡的、最好的,默认传统高碳情景可以合理外推,而各种以高碳为基线的情景假设都可能没有反映新的发展需求本身的变化。中国现状的人均GDP是八千多美元,将来要变成四万,增加5倍,考虑到我们现在的原材料用量大约是30%—50%,我们制造能力大约占世界的40%左右,那即便全世界产出都归中国也到不了5倍,所以肯定经济增长与原材料一定要脱钩。但是价值怎么来?因为目前的CGE模型也罢、其他弹性系数也罢,都是假设目前的生产内容还要扩张,否则解决不了价值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需要认真讨论人民未来的终端需求,勾画相关经济社会活动情景,很可能先要从情景分析、终端消费的情况、相应的生产活动、部门发展情景、技术进步、严格要求的环保条件下的常规污染排放制约,高效能源系统等等,最后形成碳排放情景。这个碳排放情景不是目的而是结果,很可能本来就是十分低碳的。
    实现新发展理念的最优路径研究可以作为模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在新的发展理念下,2035年、2050年的目标本身就很低碳,那么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实现这个最优的过程,如何顺利地实现转换,怎么能够平稳过渡、顺利过渡甚至加速过渡。即使和2度的目标有一定距离,那也要尽可能实现双赢,防止高碳锁定,为进一步低碳做好准备。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需要深入讨论热点问题。一是高投资率对经济活动和发展模式的影响。现在中国投资率非常高,这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居高不下,同时技术折旧速度远远快于国外,十几年就说你是落后产能了,然后淘汰了,浪费十分严重。
    第二个就是经济结构变化的实际内容,我们现在要发展实体经济,还要发展第三产业,那么实际经济活动都是什么?我们现在说不清,表面上看,比如说电力,去年以来是第三产业和民用电力需求百分之十几,这个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确实值得分析。也要进一步讨论高耗能产业的饱和和产量下降的必然性和峰值时点,未来GDP的价值构成,包括第三产业的未来构成、相应能源强度。还有交通运输的变化趋势,如何考虑化石能源和原材料类大宗物品需求下降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再如运输工具电动化是否有必然性,可能的转变时刻。还有高比例可再生资源下的能源系统的构成特点,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究竟需要分布式还是集中式电力,确实需要深入认真的考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再生能源的一次能源折算方法,及其对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这个我觉得可以作为一个方法论的重要讨论。
    还有2035年、2050年大众消费模式,及其下面的一连串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这里面有很多以后的消费内容要去看,除了传统的衣食住行以外,还有基本物质消费、医疗卫生、健康消费、文化教育消费、休闲娱乐消费等等,这些将决定相应的基础设施需求,直接和间接的能耗终端消费的资源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还有第一部类和终端消费的比例变化、投入产出分析等等,这些都会改变研究的重点和政策倡导的方向。
    最后要讲讲低碳发展能源系统优化的问题,什么叫做优化能源系统?怎么优化?是以环境作为优化目标,还是其它因素?我们要构建达到国家发展目标的最优能源消费系统,形成能源消费需求的发展情景,优化能源供应和转换系统,形成能源生产革命的目标模式。同时我们要考虑,在消费结构有重大变化情况下,供应如何能够满足新的需求?过去我们能源模型大多数情况下是给定消费状态下去考虑供应,将来的研究工作中供需双方需要共同优化。所以,模型的开发一定要面向需求,集中资源。建议我们模型人应该响应十九大号召,针对中国的问题来集中开发我们的模型,解决我们要回答的政策性的问题。
    我们这次交流会是个开端,中国能源模型论坛主要是提供一个平台,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吸取长处,也许就能碰出火花来,或者有了新的研究内容,最后我们的研究结论往一块归拢,能够形成对我们中国低碳发展路径非常好的政策建议。
    谢谢大家!
 
 
(根据会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