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界人士对中国碳市场建设总体展望的判断是问题可以预期,前途不可限量。
碳市场的建设与运行是一个边做边学的过程,欧盟刚开始做碳市场的时候也不清楚怎样去做,只知道在政治上是可行的,所以就一步步立法,把碳市场建立起来。现在欧盟的排放配额仅仅是推迟或者调整都投了好几轮票,所以如此庞大的体系在那个时候做是不可能的,一定是边做边学,出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数据是否可靠、配额设置是否合理、监管体制是否到位,系统安全是否有保障等所有问题,只能是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摸索、逐渐完善。国外如此,国内的碳市场建设也是这样。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由易到难、逐步扩大市场。起初必然从简单可行的行业、企业和交易品种入手,参与方的范围也较窄,流动性和减排效果有所缺憾是必然的,待形成稳定可控市场后逐步放宽。在此过程中,起初的分配配额是偏多的,这才能在立法没有完备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的企业进来,这要求大家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由于现在没有相应的约束性政策去强制企业必须进入,所以逐步收紧、减轻阻力会是试点地区未来的现实选择。用相对宽松但可能对市场有一定损伤的政策尽可能的争取纳入企业的支持,待市场稳定后逐步收紧强化。
中长期展望有以下几个方面: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第一,关于两型试点的发展。两型试点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交易品种,出现更多的交易形式,更广泛的参与方。目前试点方案中的企业不足以形成健康良性发展的碳市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第二,国内统一碳市场的形成问题。国内统一碳市场形成有两种选择,一是如何通过试点向全国统一的碳市场过渡,两试点间链接再逐步根据特色和gdp经济发展结构进行相连;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试点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形成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和大家共同遵守的方式,也是发展方式选择的可行路径。
第三,中国与国际碳市场的关系。中国与国际碳市场密切相关。虽然我们已经做了碳减排信用,但中国都是碳信用的出口国,未来怎样充满了不确定性,之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接时中国到底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取决于那时的发展阶段以及碳市场本身的发展。澳大利亚和欧盟的对接是我们需要借鉴的,他们面临的分歧可能就是中国建立碳市场与欧盟和加州对接时面临的分歧。笔者认为,2020年后,中国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2020到2030年会达到排放的峰值,届时总量就会有相应的控制,建立统一标准化的碳市场完全可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