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洪:推广颠覆性低碳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章来源:新华网2016-10-17 17:00

现阶段,在产能过剩逐年加剧、环境容量不断逼近上限的形势下, 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节能减排,一项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颠覆性技术陆续被推出,一时间,这些来自中国企业的节能、低碳技术在国际同行中声名鹊起,也使得我国节能产业成为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的优势产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节能、低碳技术的应用最大不同在于改变了以往环境的末端治理思路,从而转向了污染源头的具体防控,在节约能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同时又减少了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日前,由国家发改委与美国能源部联合主办第七届中美能效论坛上,北京神雾集团董事局主席吴道洪博士在致辞中指出,从我国目前能源现状分析,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被改变,唯有颠覆性的化石能源节能、低碳的技术才是解决我国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难题的根本出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他认为,只有快速、大面积地推广节能、提高能效的颠覆性低碳创新技术,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彻底减少我国在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神雾集团自主研发的“乙炔法煤化工”新工艺示范项目已在内蒙古港原化工投产,该项目是中美两国首批十项提高能效的示范项目之一。从示范项目运营数据分析,对比传统工艺,新工艺综合能耗降低了22%、工艺电耗降低了16.7%、成本降低了24.3%。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对此,吴道洪博士表示,神雾节能、低碳技术理念不单单为了节能而节能,还能够实现煤+油、煤+火电+化工、钢铁+化工结合联动,打破行业分割清晰、行业之间不联动的封闭状态,既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近年来,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措施力度的加大,节能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据公开数据显示,2006—2015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34%,节约能源达15.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35.8亿吨。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节能产业作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产业全社会投资规模有望达到亿万级,这将有力助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但目前一些业内的发展瓶颈仍如鲠在喉,吴道洪博士表示,至今为止,国家对节能行业的财政补贴力度,相对于环保与新能源行业显得尤为不足,这对轻资产的节能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未来政府应该在科技规划、战略和政策制定、平台打造、资源配置等方面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解决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企业在研发及市场推广中面临的障碍。”吴道洪博士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引导各类国家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等进入实体经济及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项目推广,并制定相关法律,鼓励以科技创新为发展目标的民营企业从事制造业领域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另据了解,在第七届中美能效论坛上中美两国有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签署了6个能效合作项目,9个中美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获颁证书,并举办了工业能效、建筑能效、电力需求侧、能效标准、能源管理、节能市场化机制等6个分论坛,来自中美两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共200多名代表参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