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标的不断提高,储能技术成为当前各国研发和亟需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领域。分地区来看,以前主要以北美、中南美及亚洲部分地区等系统基础设施不稳定地区的应急电源用途为主。近年来,随着补贴制度的完善,在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部分地区,支持家庭光伏发电的自用蓄电池安装项目在增加。在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等市场,家用光储系统在金融资本的支持下逐步盈利。加拿大、英国、美国的纽约州、韩国及一些岛屿国家的政府也出台了储能采购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下面选择几个典型国家进行分析。
(一)美国储能概况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美国发展储能较早,目前拥有全球近半的示范项目,并且出现了若干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储能项目。美国能源部还专门建立了全球储能数据库,用于对全球储能项目进行追踪,同时设立了多个部门来促进并规范储能的发展。据该数据库2016年8月16日的更新数据显示,美国累计储能装机24.12GW(491个在运项目),其中抽水蓄能22.56GW(38个在运项目)、储热0.82GW(139个在运项目)、电化学储能0.57GW(289个在运项目)、其他机械储能0.17GW(25个在运项目),见图4。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图4 2016年美国最新储能结构
目前美国的电网储能以抽水蓄能为主,未来主要方向为电池等灵活储能系统。美国发电装机总量在1200GW左右,有大概2%的储能能力。美国电网储能的94%为抽水蓄能,总量超过20GW,基本上都是在1980年以前建造的,但由于其环境影响大、建造周期长、投资巨大、地理选址受限等原因,未来的发展非常有限。未来电网储能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使用更加柔性化、多功能、灵活的储能系统。电池储能技术由于高效、功能多样、充放电双向反应、响应速度快、清洁而成为首选。目前,美国全国电池储能设施的安装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接近5年前光伏的增长速度。据美国能源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电池储能总功率已经超过300MW,预计到2019年会增长到近1GW。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二)德国储能概况
德国政府正在实施一项宏大的能源转型战略,即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比例达到35%,到2030年和2050年分别达到50%以上和80%以上,旨在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德国未来电力供应的核心,而能源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则成为该战略的有效支撑。据美国能源部全球储能数据库2016年8月16日的更新数据显示,德国累计储能总装机7.57GW(76个在运项目),其中抽水蓄能6.53GW(28个在运项目)、其他机械储能0.91GW(4个在运行项目)、电化学储能0.12GW(38个在运行项目)、储氢0.01GW(5个在运行项目),见图5。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图5 2016年德国最新储能结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德国由于没有开发光热电站的资源条件,利用储电技术实现更多可再生能源平滑并网成为重要选择之一,尤其在太阳能储电池领域潜力巨大。未来几年,德国储能市场将会呈现显著性增长,GTMResearch预计2015~2021年可增长11倍,达到每年10.3亿美元,且大幅增长将主要出现在住宅领域。目前,仅光伏发电就可为用户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今后光伏储能的发展将很可能赶超光伏。即使零售电价按照预期适度的上涨,未来光伏上网电价下降,光伏储能都将会越来越受市场欢迎。随着德国进入21世纪20年代,储能将扮演光伏市场里另一重要驱动力,同时为了避免更高的零售电价,用户安装光伏储能系统会进一步增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三)日本储能概况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在日本主要有两种储能: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据美国能源部全球储能数据库2016年8月16日的更新数据显示,日本累计储能总装机26.43GW(88个在运项目),其中抽水蓄能26.17GW(41个在运项目)、电化学储能0.25GW(47个在运项目)。日本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比较前沿,前期以钠硫电池为主,后期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日本还非常关注智慧城市的概念,并将储能作为核心技术引入智慧城市建设中,在国内开展试点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国外的智慧城市建设。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