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主要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英国排放交易体系、美国加州碳市场、新西兰碳排放交易体系等。其中,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碳交易总量占据五成左右。其交易标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及衍生出来的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和其他减排项目。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国碳交易体系实现对接的寥寥无几,碳交易标的和结算货币也并不相同。分析人士认为,流动性是碳交易的前提,但目前国与国之间的碳市场对接并非那么简单,需要扫除很多政治、技术方面的障碍,并在法律方面作相应调整,使彼此的碳排放配额在各国得到认可,加速碳配额流通。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制约全球减排市场的最主要因素依然是经济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何谈环保与减排。人们需要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发展经济与减排之间作出选择。《京都议定书》走到这一步令人痛心。现在各方侧重在本国内发展碳市场,业务分散,未来《京都议定书》能否复活或者出现一套新的机制,终归要看谈判。华沙没有解决的问题,下届峰会继续磋商。”他同时建议,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给碳排放定价,各国应根据自身特色打造好碳交易市场,开发企业碳排放测量、报告和核查机制(MRV机制),逐步实现更多减排目标。
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主要分为强制性碳交易市场和自愿碳交易市场两类。事实上,《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全球碳排放市场一度辉煌,并且实现了每年大约1000多亿美元的全球碳市场规模。《京都议定书》设计的交易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间的碳排放市场构建,它包含三个灵活减排合作机制,分别是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行机制(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