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取得了连年的高速增长,但是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是逐年增加。我国能源的最终消费量从2002年的619百万吨标准油逐年增加到2008年的1371百万吨标准油。与此同时,我国因为能源消费增加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形势相当严峻。2009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占整个发展中国家排放总量的50%,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5%,因气候变化造成的我国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3%。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重大现实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相比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的减排机制,运用碳市场来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具有其独特的机制优势。在微观层面上,企业通过在市场上销售自身减排活动产生核证碳信用额度,可以在经济上补偿其减排的成本甚至获利。这在微观层面会对企业开展减排活动产生有效激励作用。在宏观层面上,由于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自然环境基础和经济发展层次,单位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也各不相同,减排成本高的经济主体通过购买低成本的减排信用额度来抵消其自身的排放,这在减排资源的配置上也是高效率的。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单位减排成本要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宏观上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后发优势,通过碳市场发展实现低成本减排,高价格销售,从而达到减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目前,由于我国国内的碳市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碳交易平台尚停留在零散的自愿碳交易以及CDM项目撮合的层面,大规模的碳排放权集中竞价交易尚未推出,从而在诸多方面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一,由于国内缺乏真正的碳市场交易,导致我国在国际碳市场定价权的缺失。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通过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发CDM项目间接地参与国际碳市场交易,相关企业只能将CDM项目下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在一级市场上出售给国际买家,而不能将CER在二级市场上直接出售。因此,我国在整个碳交易链中,只能扮演“卖炭翁”的角色,获利甚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二,应该看到,碳排放权资源将成为世界各国未来争夺的稀缺性战略资源。今后一旦我国加入国际强制减排体系,如果没有国内碳市场的发展,就有可能给经济主权带来严重威胁。2008年11月19日,欧盟通过法案决定将国际航空领域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法案规定,若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量超出上限,将被强制要求在欧盟碳市场上购买排放额度,否则将面临100欧元/吨的高额罚款。虽然该法案遭到中国等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强烈反对,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了碳市场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潜在影响。我国应该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长远战略出发,大力发展国内碳交易市场,逐步争取在国际碳市场体系的一席之地。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