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世纪60年代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随着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的提高,如何妥善地解决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的政界与学术界都在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改善环境质量的政策手段的最初实践是从市场对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上的失灵这一问题开始的。
作为典型的环境污染控制手段,“命令控制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这种手段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来减少污染,例如通过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命令控制手段的实行为解决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显著的效果。至今这一手段仍然在各国的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环境政策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这种强制手段的达标成本大大地超过预期,而且一些控制政策反而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鉴于传统命令控制政策实施的高成本和低效率,人们开始寻找成本较低更有效率的政策手段。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手段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20 世纪中期之后,随着对环境问题研究的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也是一种资源,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既然如此,那么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环境资源的配置,在对环境资源最低消耗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就应该是可行的。这样的思想催生了各种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包括“排污权交易”手段。所以说,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产物。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当前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近年来,排污权交易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除用于治理酸雨,还被用来减少汽油的含铅量、控制臭氧层耗竭物质的排放。1997 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各国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达成了统一目标,并同意温室气体排放权可在不同国家间进行交易。英国等欧盟国家从2002年就开始在其范围内引进自主制定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每个加盟国为单位向产业界广泛赋予气体排放指标,以促进区内企业之间的交易并最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