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心目中,国企已经戴上“污染大户”的帽子。近来,在关于“中国环境污染”的讨论中,国企又陷入外媒的围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2013年初,中国多个城市因污染严重出现“十面霾伏”天气,引发了民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担忧。对此,美国《福布斯》杂志发表文章称,因为中国国企是污染主力,导致中国政府治理污染的工作陷入两难,因此中国环境状况在近期不会好转。
路透社近日也发表题为《中国环保战役无力撼动国企污染大户》的文章,以2010年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福建紫金矿业集团为例,说明中国地方政府不愿对这样的大型国企进行有效的环保监管,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这些企业是当地主要财源,二是这些企业是国企。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环保管理没有所有制的区别,也没有专门为国企特设的法律。在做环保研究、执行环保措施以及履行法律的时候,我们都一视同仁。如果非要从企业所有制来看,国企整体的环保状况表现不错,比民企的整体状况好,代表着我国环境管理的最高水平。
第一,国企中大部分是先进大型的企业,技术比较先进,装备比较新,投资比较大,内部管理比较规范。民企则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非常好的企业和非常差的企业都有,环保水平就参差不齐。我们应该客观看到,大型的工业企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骨干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他们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产品结构的调整,逐步提高了工业技术生产水平,单位GDP消耗的资源和能源都在下降,效率越来越高。虽然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但是进步也是很大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第二,国企的环保投入还是很高的,这也和企业实力相关。由于我们研究并不分所有制,所有没有具体国企投入金额的具体数字。环保投入这个概念比较含糊,现在很多企业并不是等到污染出现后才治理,而是在过程中甚至前端就通过改变生产技术、产品结构、设备等各项努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前期做好,设备都进入循环阶段,就不会在最后产生超出法规的污染,当然也就不需要后期的投入,但是这样并不能说明他们投入少。总体来看,现在国企整体上对环保的各项投入都在加大。比如国家要求的脱硫等约束性的减排,即使产值在上升也要达到减排绝对值的下降。这就需要企业加大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