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多变、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易碳家周刊试图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国际气候合作为研究案例,从理论上分析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途径,并对中国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谈判中的策略选择提出建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合作不可忽视的内容。然而,由于大气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特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进展并不顺利。国际社会虽然每年都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协商减排问题,但一直难以达成共识,取得的成果也并不显著。为此,需要从以下途径着力,争取有所突破。
其一,分阶段实施。采取一定措施适当延长交互行为的持续性可以增进合作。在实践中,分解是一个广泛使用的促进合作的途径,即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小的步骤,从而使双方有更多次的相遇。苏联和美国在削减核武器方面的合作就采取了分解的方式。同样,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也可以分阶段实施,首先是制定一个远期合作目标,然后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再逐步实现这些目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其二,全等的制度安排。全等的制度是指收益分配与付出成本相匹配的制度,它对于维持群体合作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田野调查对此也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为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谁排放,谁付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符合公平原则,有利于国际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合作。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其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有利于延长交互行为的持续性和形成全等的制度安排,从而对群体合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事实上,仅依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一平台彻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是不现实的。为此,需要构建更多有价值的促进各层级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另外,在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表达自身在减排问题上所面临的压力,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对话,通过各层级、多角度、多轮次的谈判与对话,磨合分歧,促成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达成。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