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认为,目前单纯依赖GDP增长的经济模式,导致总资产配置不当和财富分配不公。该报告显示,在农业、能源、建筑、水、林业、渔业、制造业、废物、旅游业和交通业这十大关键产业部门中投入全球GDP的2%, 将不仅能够推动全球经济驶向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而且与“常规”情景相比, 这一投资还能够维持或提高增长速度, 到2050年,生态足迹将减少大约50%。从可再生能源到可持续农业等部门所创造的新的就业岗位的数量将能够弥补在“褐色经济”中失去的就业机会。
在交通部门,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建议,价格中应该考虑到由交通拥堵、交通事故、污染等造成的社会成本,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成本所占比重超过全国或者地区GDP的10%。据北京200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估测,由机动车交通引起的社会成本相当于整个城市GDP的7.5%~15%。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从汽车制造到燃料的使用,交通部门对于自然资源影响广泛。据估计, 2007年到2030年期间,交通部门占全球初级石油消耗增长量的97%,中国机动车数量预计将翻三番。目前,中国政府正推动低碳节能的汽车及配套设施。在中国首辆电动汽车的诞生地——深圳,按照规划将建设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以替代传统公交车,并在5年的时间内投放超过7000辆电动大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即将举行的德班气候公约会议以及明年的里约+20大会是加快实现绿色经济的关键机遇时期。需要采取的核心行动包括从绿色采购到加大国家在可持续性方面的步伐,建立新的财富衡量指标,超越GDP并将污染和退化的成本内部化,从而使地球自然资本的真正价值纳入到可持续经济的计算中,”出席联合国环境署报告新闻发布会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指出。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研究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扭转了“十五”时期能源强度快速上升趋势,并实现19.1%的下降,节能6.3亿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8%,减碳15.5亿吨, 但排放总量增长33.6%。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2010年能源相关碳排放超过美国21.9%。强度下降与总量上升而形成的交叉型、剪刀状格局构成现阶段低碳发展的基本特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针对中国已成为第一大碳排放国的问题,苏伟向《环境保护》杂志表示,排放量第一的排序并不重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30 多年来,尽管中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但还有数量过亿的贫困人口,在消除贫困、发展经济领域面临艰巨的任务。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特殊阶段,排放量必然会有所增加。从历史累计排放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应该承担减排的责任。发达国家现在已经过了工业化的阶段,而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排放需要增加,从人均、历史排放及公平原则出发,发达国家不应该剥夺发展中国家满足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排放要求。这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明确承认的。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教授说,应该充分认识“十一五“ 期间中国的低碳发展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教训,为“十二五“提供借鉴。“十二五”期间,中国节能降碳需要坚持推进目前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政策的成本效益。
苏伟建议,中国应该推进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除了普及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外, 还应提高全民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行动意识,推广低碳产品的使用,引导低碳消费。为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低碳排放标准以及低碳产品的认证制度,研究产品的碳足迹问题,这样既能够促进低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引导公众选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