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利用”在国外通常称为“雨水管理”。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技术手册、规范和标准。由于全球范围的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水灾频繁,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法国、印度、以色列、日本等40多个国家在城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雨水利用研究。一项调查表明,澳大利亚使用雨水的居民比用城镇集中供水系统的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慕尼黑:把雨水存起来
在德国慕尼黑2434公里的排水管网中,布置着13个地下储存水库。这些水库就好像是13个缓冲用的阀门,充当暴雨进入地下管道的中转站。当暴雨不期而至,地下的储水库用706000立方米的容量,暂时存贮暴雨的雨水,然后将雨水慢慢地释放入地下排水管道。在地上,慕尼黑不断扩大滩涂、河两岸的湿地和绿地,以减少河水对两岸的压力。德国城市里,受压不大的道路,普遍采用透水性地砖,不仅解决了积水,还可补充地下水,减少扬尘。新建建筑均要求设计雨水利用装置,否则政府将征收占建筑物造价2%的雨水排放费。
芝加哥:就地滞洪蓄水
以芝加哥为代表,美国鼓励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其他很多城市还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美国早已有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并制定了详尽的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手段。这些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
鹿特丹:地上“水广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荷兰鹿特丹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体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雨水不仅可在水池间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丹麦
从城市地区屋顶收集雨水,然后经过收集管底部的预过滤设备,进人贮水池进行储存,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日本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在屋顶修建用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有些大型建筑物建有大型地下水池来储存雨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