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演进型的低碳城市之路

文章来源:未知碳交易网2012-06-27 13:20


 日前,住建部发布消息称在“十二五”期间,要力争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5000万平方米。其中在湖北省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建设10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在建筑能耗持续增加,并占据社会能耗近四成以上的今天,绿色建筑的推广和绿色理念的普及,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发展在全球都是一种趋势,这是应环境保护需求而产生的。近些年,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极为关心的重要话题,各国都在探索适合各自的发展模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绿色建筑只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我国强制性推行建筑节能标准,极大地提高了新建筑节能技术应用。但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仅仅有节能、绿色建筑是不够的。要建设一个理想的低碳城市,还须从多元角度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比如探讨适宜的城市用地发展模式,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引导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引导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采用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等,通过城市规划的管控梳理城市空间结构,稳步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十二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从“启蒙”阶段迈向“快速发展”阶段。新建建筑全部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的全覆盖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在低碳城市转型和建设中,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交通都是一个个小的元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在多元体系构建中需要从各个方面去重新调整。那么,如何在城市快速扩张和发展中,取得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目前,新建筑基本都采用了绿色技术运用。可是,对于老建筑来说,改造与推广似乎成为了一个新的难题。这一点,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似乎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色建筑发展包括二方面:一要提高新建建筑的绿色建筑比例,二要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既有居住建筑会遇到产权问题,特别是改造资金问题,面临更多的困境,实施难度较大,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机制去做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在政策上有创新性的破题。目前启动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示范工程,主要集中在政府办公楼,大型公益性公共建筑上,而未来目标是到2015年,重点城市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对于建筑技术的运用,世界上有许多实验和探索,每年三月在伦敦召开的生态建筑大会上,都会展示许多世界最先进的节能技术。比如“外保温”,一个墙体可以做到有三层,两层墙体之间塞入石棉,像是给房子穿上厚厚的棉袄一样;比如屋顶,这些和外部世界接触的部分都有许多新的技术。但是好的技术,成本还是受到限制。而且从我们之前在国外调研的情况来看,有一些绿色建筑、低碳社区的投入情况也不太乐观,人们还不适应这一套方式。“绿色建筑”要真正普及和推广,还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都跟上才有用。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我国传统的城镇民居遵循着朴素生态意识下的自然生长,体现了农耕时代的生态布局。当前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时期,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来维护低碳城市建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宜走一条低成本的,逐步演进型的低碳城市之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