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补了我国环保法规的空白。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国家地方和行业都出台了“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但在其控制的污染物中,没有一个法规,标准涉及CO2的危害与防治。也就是说CO2还不属于法律上限制的污染物。众所周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是大气中CO2浓度的日趋增加,CO2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对其攸关人类生死存亡的主要污染因子,我们的环境法规就显得格外的苍白无力,这无疑是最大的缺憾。
碳标签制度恰好填补了这一重大空白,它不仅有产品和服务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
碳排放量,而且还有为降低
碳排放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
碳中和”、“碳载存”、“碳替代”等。
2、倒逼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保障了公民参与权。必要的环境信息是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决策的前提。如果环境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将会给个别规划和环评机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提供可乘之机,作出不利于公众的环境决策,公众也难以对其行为进行监督。众所周知,由于企业存在外部成本的问题,对其环境信息公开是不积极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碳排放量问题。目前我国披露的环境信息主要是定性描述,没有具体化的碳排放量信息,对于发展
低碳经济,满足公众对环境知情权是远远不够的。推动碳标签制度就可以破解这一难题,他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信息公开评价体系和标准,具体详细公开产品的碳排放量,而且必须是具有权威资质的第三方作出。这就使公众从透明的环境信息中保障了其环境保护决策的参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