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检验检疫部门发布消息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英国、日本、法国、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始立法或出台专门政策,逐步用法律、政策或标准等手段在食品农产品企业中推广碳标签制度。以目前趋势来看,碳标签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产品标识,进而成为进出口贸易中的又一种新型壁垒。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发达国家相继推出“碳标签”计划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所谓“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自2007年英国推出全球第一批加贴碳标签的产品以来,国外关于碳标签的讨论就不断涌现,并相继有12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开始了这方面的推广活动。例如日本已于2011年4月开始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要求摆放在商店的农产品必须通过碳标签,向消费者显示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由此日本成为第一个实施碳标签制度的国家。美国、瑞典、加拿大、韩国等国家近年来都相继推出类似的碳标签计划,以此普及“低碳”观念,引导消费者更青睐低碳农产品,逐步“排挤”高碳农产品。不仅如此,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和零售业巨头如沃尔玛、乐购等也已逐步实施或计划实施绿色供应链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碳足迹进行测量并要求加贴碳标签。可以预见,尽管目前我国的出口农产品尚未被强制要求加贴碳标签,但是由于这一制度对消费者选购低碳标识农产品的引导作用明显,因此必定对进口高碳农产品的需求造成较大影响。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碳标签”制度对农产品出口影响将逐步显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当前发达国家正在努力设立各种碳标签制度,立法或制定严格的低碳排放标准,对外国商品准入进行限制,形成所谓的“低碳壁垒”。随着农产品碳标签制度的不断推进,一方面碳排量普遍较高的国内农产品企业的落后技术不得不淘汰,许多企业不得不支付高昂成本向发达国家购买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出口的农产品也不得不顺应发达国家的要求,对产品进行碳认证、加贴碳标签等,企业成本将大幅上升,而产品竞争力则会相应降低。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另外,碳关税壁垒也在逐渐形成。在2007年法国提出了“碳关税”以后,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计划于2020年开始对进口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碳关税”。一旦“碳关税”全面铺开,中国高能耗的工业品和农产品将首先成为课税对象,而贸易摩擦也将不可避免。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称,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中国制造将可能面临平均26%的关税,而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农产品出口企业应早作打算
我国已是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包括宁波地区140余家农产品企业在内,90%以上都是碳排放较高的中小企业。同时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宁波地区蔬菜、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出口主导地位,而这些都被认为是具有“高碳”特征的农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更容易遭遇低碳壁垒。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农产品出口企业应有清醒的认识,提早采取措施,主动应对。一是要积极进行低碳技术革新。出口农产品企业须重新思考企业自身发展思路,充分认识自身的减排重点和潜力,集中力量对生产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革,积极采用低碳技术和设备切实降低碳排放;二是要关注低碳足迹认证。有能力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应积极实施碳足迹评估,推进节能认证或低碳认证,提高企业及产品的低碳竞争力;三是大力开拓国外新兴市场。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过度依赖欧美、日韩市场,而这些地区基本都已开始实施碳标签制度,因此必须大力开拓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与我国农产品有很强互补性特征的市场,以多元化出口策略分散发达国家碳壁垒带来的风险。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