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标签”是企业商机还是企业紧箍咒

文章来源:未知admin2014-08-18 10:48

“我们不能盲目来应用这些标准,必须要选择目的所需要的碳足迹和报告,对于一些特定的部门来说,可能更重要的是需要采取和应用跟本行业相关的标准,而不是采取一种统一的大标准,否则会在实践中给核查带来麻烦。”Francisco Ascui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公开碳足迹,已是一些跨国公司的惯例,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碳足迹。跨国零售企业沃尔玛要求供应商汇报他们的碳排放量,并定期向消费者提供他们的碳足迹报告。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近年来,中国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公司开始关注自己的碳足迹,而对一些以外贸为主的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重视碳足迹核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当就碳标签、碳关税等问题询问一位中小型外贸服装企业主时,这位老板表现出观望的态度,“出口国家尚未做强制性规定,如果政策发生改变,相关部门到时会制定出一套应对措施。”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尽管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警示企业可能出现的贸易壁垒,据了解,持这一观点企业特别是外贸型企业仍不占少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中国企业应走出传统以赚钱为本的思维,走一条从‘绿’到‘金’的新道路。”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气候变化与能源高级顾问杨富强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中国出口企业的平淡反应,令业内专家忧心忡忡。“这是我们企业发展自身的需要,是提升我们竞争力的需要,国际社会现在考虑碳足迹、碳税、碳关税,当我们指标达不到的时候,我们工业品绝大部分都是要出口的,我们怎么来适应市场竞争,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碳标签会带来什么?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碳标签背后是碳减排技术水平的体现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碳标签虽名为“标签”,但并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只是“标签”那么简单,更是产品背后碳减排技术水平的体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企业生产会直接或间接产生碳排放。一份碳足迹报告不仅需要详细收集供应商碳排放数据,还要收集与生产间接有关的其他行动的碳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在碳管理和碳金融较为发达的英国,企业收集并核算碳排放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由于受政策法规不健全、核算标准混乱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企业在碳足迹核查过程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对于在微利中挣扎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如果将必须提供碳标签作为合法入市的敲门砖,那么,这些企业必须进行碳足迹核查,由此碳减排、碳足迹核查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会压垮企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是机遇还是挑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主动地去打还是被动地去打,结果不同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碳标签之战肯定会打响,关键是中国的企业是主动地去打还是被动地去打。”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认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气候变化对于企业将是一个深远的挑战,这将给企业带来战略性的影响。”Francisco Ascui认为,企业应该把这次气候变化危机当成一次机遇,如果他们没有抓住这次机遇,他们的竞争者可能会抓住。目前相关机构正在通过分析中国企业的需求,并参考国际上已有的评价方法和指南,研究适用于中国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管理、减排、报告方法。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由湖北省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武汉碳减排协会编制的《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化、核查、报告和改进实施指南》已于近期对外公布,这标志着我国的碳核查有了可参考的依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目前要企业接受‘碳金’的观念,必须要有一个洗脑的过程,相关机构必须加大对企业碳管理和碳金融等相关知识培训,帮助企业负责人转变思想观念,以适应未来低碳绿色经济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志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联系电话: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44150号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