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领域正在尝试部分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落地
“很多的方案还只是‘跃跃欲试’,并没有真正用起来”
依托于一些确定的政策和考核机制,能源领域正在尝试部分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落地。
王栋告诉记者,目前,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就在试行通过区块链技术完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考核工作。“2020年开始,我们就要在全国推行可再生能源消纳配额制的考核,每个省都有对应的
清洁能源消纳比重指标。那么,谁来证明你用的电力是清洁电力?如何认定消纳的比例呢?其中涉及的环节非常多,有电厂、用户、售电公司、电网公司、各级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等。通过区块链我们就可以实现跟踪追溯,可以看到用户通过哪些环节交易、从哪个电厂购了多少电,然后还会生成一个凭证,证明用户消纳过
清洁能源。这个凭证还可以在省间交易。”
虽有部分尝试方案,但张海飞也指出,现阶段,在很多细分领域中,甚至是被认为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分布式能源项目中,区块链的应用仍存在“时机选择”的问题。“比如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业务,现在,对于BIPV等分布式的能源开发和运行模式,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各市场主体如何分成、怎么管理、谁来运维、如何监管,随着项目推进,这些规则可能都会有调整。但这些因素恰恰是需要大家一致确认后,变成代码写入到区块链当中的,如果频繁调整,就会出现问题。”张海飞指出,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之一就是一旦上马,虽然有一定的扩展空间,但很多硬性规则是无法改变的。“所以,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点,然后推广才更有价值。”
刘权指出,这便是区块链技术应用中的关键要素——智能合约。“将可执行的程序和触发条件写入区块链,后续的执行是自动的、无法更改的。从技术角度说,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但是事实上,区块链是一种共性机制,制定规则的团体是区块链的核心,规则制定完之后,执行是自动的。”
谈及智能合约,张海飞则认为,目前的智能合约在现实应用中还有很多的短板。“就像煤炭交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约定一个条件,达到这个条件的时候自动交易。但市场瞬息万变,有市场因素也有非市场因素,如何将这些中长期变化因素转换成代码?特别是一些非量化条款、隐藏条款,怎么样才能一次性表达完整?不是说智能合约不够智能,而现实中有太多不确定性。也正是基于这些变化的因素,我们很多的方案还只是‘跃跃欲试’,并没有真正用起来。”
不仅如此,张海飞还指出,基于某些能源产品的特殊性,区块链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煤炭就和电不同。电就是入网,入了电网之后会有国家的严格管控。但是煤装上火车还要卸,卸完还要混,混煤配煤之后,发热量、含水量、灰分、硫分等都会发生变化。火车从矿井跑到黄骅港,即使沿途严格保护,这些数值也肯定会发生变化。追溯起来就不会像电那么容易。”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