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清洁能源合作现状、困境及建议

文章来源:中财大绿色研究院徐洪峰2018-11-04 15:27

目前中俄两国可再生能源合作主要集中在风电领域。中俄两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为乌里扬诺夫斯克风电项目,该项目是俄罗斯第一个大规模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5兆瓦,计划安装14台由东方风电提供的DF2.5MW-110LT型直驱永磁风电机组。中国能建集团黑龙江火电三公司中标该风电场设备安装项目,其也是该公司首个国外风电建设项目。
 
虽然通过乌里扬诺夫斯克风电场项目中国企业得以进入俄罗斯可再生能源市场,但乌里扬诺夫斯克风电项目业主单位是芬兰富腾公司(Fortum),项目运作全周期内中国能建黑龙江火电三公司所扮演的角色仅为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分包单位,未能直接参与俄罗斯政府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配额竞标。
 
在水电领域,虽然中俄两国大型水电企业均表达了合作开发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水电潜能的愿望,其中,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与俄罗斯水电集团公司签署了《关于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开发俄罗斯下布列亚水电项目的合作意向协议》,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公司与俄罗斯水电集团签署了共同开发列宁格勒抽水蓄能电站合作协议等,但上述合作目前尚无实质进展。
 
目前,中俄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主要面临几方面困境:
 
首先,俄罗斯在装备生产制造和工程建设领域多沿用苏联时期的国家标准ГОСТ-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Стандарт,这一标准与中国当前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多数源于欧美的行业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俄罗斯法律规定,在俄罗斯境内使用的设备整机及部件须通过俄罗斯国家标准ГОСТ认证,其无形中增加了采购中国设备和配件的认证费用,加大了中国相关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的难度,尤其是批量化生产的机械设备,很难为单一订单重新修改生产标准,这成为当前制约中俄两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及工程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俄罗斯政府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提供电价补贴以促进国内清洁能源发展,但同时也对享受政府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补贴电价的项目提出了国产化要求,该硬性要求迫使希望参与俄罗斯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企业不得不在俄罗斯投资生产设施,其与中国企业所擅长的机电设备出口和海外工程承包等对外合作模式不符。此外,与中国在东南亚投资生产可再生能源设备不同,在俄罗斯生产成本高昂、投资程序复杂,对中国相关企业的投资吸引力较低。
 
第三,随着近几年国际油气价格持续走低,俄罗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俄罗斯政府对本国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政策能否维持有待进一步观察。此外,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俄罗斯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迫切性不足,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积极性欠缺。
 
最后,中国与俄罗斯在工业生产领域优势重合度较高,俄罗斯拥有雄厚的装备生产和制造能力,许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因国内经济下滑被迫减产、停产,部分企业将可再生能源生产设备制造作为转型目标,希望引入先进的工艺流程和稳定的资金投入,这一点与中国企业存在同性竞争,双方合作互补性不高。尤其在核电和水电等领域,俄罗斯装备生产和制造水平较高,在第三国市场与中国企业长期存在竞争,更不可能拱手让出本国国内的市场份额。
 
为充分调动中俄清洁能源合作的积极性,双方目前可从三方面着力取得突破: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俄罗斯如果保持既有的水电支持政策和发展规划,到2030年,俄罗斯水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55吉瓦(GW)[1],其中,新增水电装机容量主要来自水电资源丰富的远东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密度低,电力需求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之相邻的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黑龙江和吉林作为中国传统重工业地区,人口基数大、能源需求体量大、能源结构单一且长期过度依赖煤电。若该区域跨境电力输送得以实现,可以将俄罗斯远东地区以水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至中国东北,缓解当地过度依赖煤电所造成的社会环境问题,在带动中国电力生产和输配设备出口的同时,促进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或许可以成为未来中俄两国可再生能源合作的一个突破点。
 
根据俄罗斯自然条件和能源结构的实际情况,俄罗斯行业机构研究认为,在俄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光伏太阳能、生物质能、小水电及风能最具应用前景。俄罗斯国土广袤,南部和远东地区日照充足,具备发展太阳能电站的良好条件。而中国在光伏发电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和装备制造等优势,双方在此领域有较大合作潜力。
 
2015年9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大峰会提出“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中国倡议,得到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输送、使用的重要平台,中俄双方可以通过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在输电跨区互济和高效用电领域进行合作。
 
[1] IRENA,《Renewable energy prospects for The Russian Federation》,p53, April 2017.
 
作者:徐洪峰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能源金融研究室负责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