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传统新能源:竞争VS共融

文章来源:能源圈2016-12-21 15:48

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在竞争中互补天然气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李志传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许勤华:在传统能源到新能源这个过渡期,有没有可能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技术一下子突破了的可能呢?如果一下子突破了,传统行业会怎么样呢?能源是世界政治经济的物质基础之一,全球政治现在要进行大洗牌,是不是也有原因能源在转型,所以现在才出现了那么多反全球化、反自由市场的声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李志传:我认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关系是在竞争中互补的关系,当然既有融合肯定也有竞争。尤其是前几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逆向替代的问题,煤炭消费反而出现了上升。我们现在倡导的电动汽车实际上也是一种煤炭的逆向替代,只要技术达到了一定程度,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能解决的问题替代不了新能源,逆向替代也不是没有可能。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中间会有不断的反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基本都是这样的。从中国和世界来讲,能源结构转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从高碳向低碳转型,从脏能源向清洁、干净、可再生能源发展,这是大趋势。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从国际能源的发展趋势来讲,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全球能源需求进一步放缓,能源结构的变化也在放缓。国际上石油占比是32.9%,煤是29.2%,天然气是23.8%,可再生能源占2.8%。这个比例近五年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当然它受全球经济的基本面影响比较大一些。从全球来看,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提高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速度受经济基本面波动、技术进步的影响比较大。从中国来看,在巴黎协定上,我们承诺在2030年排放达到峰值,而且在2020年前这一段时间陆续出台了很多规划,这些规划包括可再生能源规划、天然气规划等等。总体来讲,这个大的目标就是我们不管现在出台一些什么样的规划,基本上的战略思路和目标还是按照2014年6月份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思路进行的。从中国来讲,煤炭要从64%降到60%以下,天然气要从5.9%增长到9.6%,非化石能源要从12%增长到15%。后续出台的一些规划也是按照这个目标进行调整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从中国来讲,长期的趋势是什么情况呢?第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增速会不断放缓,今年增速预计在6.5%或者6.6%、6.7%左右。中国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后续增速会逐渐放缓,明年可能回落到6.5%或者6.5%以下。从增速放缓来看,能源消费量是和经济基本面关系非常密切的。第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也预示着下一步能源消费增速也会放缓,尤其是2015年的时候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新能源刚开始的时候,成本是非常高的,相比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其实不具备竞争力,尤其是从中国来讲,光伏现在的成本还是很高,而且我们知道中央政府每度电的光伏还补贴4毛多钱,去掉补贴的话肯定会出现大面积亏损。当然,水电是有竞争力的,三四毛钱一度电,风电和传统能源的成本差不多,但是因为并网和消纳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单纯看成本。新能源除了清洁方面有优势以外,成本方面还是缺乏竞争优势的,有一些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支持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我们针对传统能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今天的雾霾天气,地下水等等环境的恶化,民众对传统能源使用过程中带来的负外部性容忍度越来越低,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抬高了传统能源的使用成本。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新能源通过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成本,比如说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问题解决,电池技术能解决,续航能力能保证比较稳定的话,它和汽柴油车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传统能源通过政策调整,把它的负外部性的成本加到它的成本里面去,让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逐渐处于比较平等的阶段中。我还是看好下一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会有一些波动,天然气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