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发电方式的转型已经开始 最看好太阳能发电

文章来源:三联生活周刊2016-03-15 00:16

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观

记者:全球70%石油都用在了交通领域,储能技术的发展大约什么时候会在该领域展示实质性影响?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李俊峰:储能技术的突破是下一个能源时代的关键。无论风能还是太阳能这些离散的能源都可以聚沙成塔,转化成高密度的电能,聚集变得简单,使用起来也简单。这种高浓度的电池既可以供应每一个家庭的能源消费,也可以装在汽车上作为动力。这就像当年的电脑存储,90年代一个几百兆的硬盘要几十公斤,现在128G的存储,用一个小小的U盘就实现了,技术进步的速度总会超出人们的预料。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现在已经清晰地看到储能技术迭代的摩尔指数。以色列出现了锂空气电池技术,储电量比目前的锂镁电池增加了8倍;西班牙出现的石墨烯电池技术,从锂空气到石墨烯又增加了5倍。下一代技术至少是锂镁电池技术的125倍。这让1.5吨电池到时候就缩小到100公斤有了可能。电动汽车现在不能普及的塬因是,锂镁电池1公斤大多只有200瓦的储电量,要一次充电跑300~500公里,电池自重就要1.5吨,已经没有什么富余荷载。现在汽车一箱油也是70公斤,如果电池能做到100公斤,并且储电的能力与一箱油相当的时候,一个时代颠覆另一个时代就开始了。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记者:经济性仍旧是购车决策重要的考量指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展缓慢,现在油价这么低,你是否担心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不足?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李俊峰:上海通用的别克车,2.0排量的普通轿车,每百公里油耗以前要13升汽油,现在只要七八升,新一代生产的汽车,油耗还要更低。也就是说,排量没有减少,动力性没有降低,但成本大幅减少。同时,廉价石油持续下去,消费者当然会选择更为经济的燃油汽车。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油耗的降低带来的是石油需求的减少,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接下来,汽车厂商是愿意将研发资金继续投入到油耗降低的技术上,还是更愿意投入到新能源动力系统上?尤其是当储能技术已见雏形,汽车零排放成为各国共识的情况下,这个选择并不难做。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替代过程,但时代的进程已不可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这是另一个话题,要看市场上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塬来做电动汽车没有几个,现在所有的传统汽车公司几乎都在做。特别是特斯拉搞的能量墙是颠覆性的,3500美元买一个,接上太阳能,大概一天提供30多度电,完全就是一个家庭的电力系统,同时给汽车供电。虽然技术上还需要时间成熟,但这距离颠覆传统汽车已经越来越近。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与燃油汽车相当,也就是最近这10~20年内就可能会完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记者:中国的电动汽车为何让人感觉不到那种你说的唿之欲出的颠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李俊峰: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太多了,比如北汽的电动车,平均150公里的续航,天气寒冷的时候100公里都跑不到,去趟机场一个来回,稍微一堵车就要惦记着充电。抛开技术不说,我想说的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定位,这个靠国家补贴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现在是什么情况?充斥着大量低端车。电动车一般是作为第二辆车来消费的,你之前开的车是10万元买的,买的第二辆车总会比前一辆档次要高。特斯拉的基本款相比50万元的奥迪,贵出来的20万元在车本身很难体现出来,但若不贵这20万元,以前开50万元奥迪的人就不会去换特斯拉,这是消费心理使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