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液化天然气)在中国的路还很漫长

文章来源:国土部网站2014-05-23 00:14

机遇与挑战

如今LNG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业务。近年来,金融、经济和环境危机为世界范围的燃料供给带来了挑战,而对许多国家来说,LNG则已经成为其切实可行的能源来源。能源专家们认为,在今后15年,世界液化天然气需求量可望每年增长4.6%,高于整个燃气市场2.5%的年增长率。2010年,液化天然气在全球燃气供给中的份额为9%,可望在2030年前增至15%。页岩气在中国和美国这些传统燃气进口国的发现或将改变天然气市场的现状。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目前,我国LNG的进口当中,海上进口占到了90%,依靠陆地管道进口只占小部分。我国现已经投入运行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有6座,接收能量大部分都在300万吨左右。正在筹划以及正在建设的接收站还有22座。预计到2015年左右,我国将会有至少27座接收站投入运行。按照计划,在2020年,我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将可能全球排名第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我国在常规天然气的储量方面是落后的,这与巨大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反差。但非常规天然气的储量潜力巨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权威数据显示,中国页岩气的储量世界排名第二位。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前景值得期待,难点却是技术上的突破,完成环保达标之下的产业化开采可能尚待时日,这其中就包括液化天然气在内的一些运输、储存及生产这方面的技术。同时,我国天然气结构与其他国家有区别:从分布的角度来说,我国天然气的分布与市场之间相隔万里,与管道运输的高成本相比,液化可能更有利于实现经济高效运输利用;另外,传统的常规天然气开采时单井的量比较小,同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情况并不一样,因此在开采的设备、技术、模式方面都无法复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现自我创新。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除此之外,政策壁垒也会成为LNG发展的一个阻力。中国液化天然气协会副会长汪晔认为,在国内,能源长期以来处于一个相对集中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拿到国际舞台上来进行国际贸易已经不能适应。尽管国家放开LNG曾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但迄今尚未下发正式通知。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有能源界专家表示,与国有能源企业相比,民企机制相对更灵活,更适应未来现货规模日趋增长的国际LNG市场。国家应尽快明确民企进口LNG权限,考虑更灵活的机制。如,允许民企在国际市场采购的LNG通过中海油、中石油等企业现有LNG接收站进入管网,参照上海石油交易所业已开展的现货贸易模式,即电子平台上进行LNG贸易,并在长输管网到达的区域进行气态交付,进入全国市场。放开LNG进口权管制,并针对进口LNG优先开放管网。此举不仅有助于缓解高峰期间全国天然气市场的紧张局面,也可以增加参与主体,促进国内天然气市场发育。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当国内“气荒”成为绕不过去的坎,对国际LNG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国际LNG市场的重要买家,我国却因国内价格管制而逐渐沦为一个被动的接受国际价格和市场规则的弱者。有专家建议,应该把握全球LNG市场趋势,从自身着手,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大国际合作。一方面拓宽与资源方的合作,促进资源来源的多元化、合同形式的多元化、价格机制的多元化,同时,应抓住国际LNG市场的走势,在进口自中亚(未来将包括俄罗斯)的管道气和LNG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另一方面加强与LNG进口国的合作,共同推动国际LNG贸易体系的变革。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从世界范围来讲,现阶段的中国还只能说是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不管是从进口的数量还是在国内的应用,液化天然气都不及其他发达国家应用广泛,不管是在民用还是工业应用,包括在发电和交通能源领域,我国都还是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