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如何参与PPP模式融资

文章来源: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刘光祥2015-05-16 01:02

PPP融资模式下信托参与的三个主要途径

政信合作业务由来已久,并有诸多变种。2012年12月24日,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限制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以BT的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要求地方政府不得以国有资产为其他单位或企业融资进行抵押或质押,不得为其他单位或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之后政信合作业务以信托公司通过受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政府的BT债权、投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受益权等模式变通进行。接着是"43号文"提出,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此种以信托公司通过受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政府的BT债权进行的政信合作模式难以为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信托公司将无法再参与到城镇化基础设施的盛宴?答案是否定的。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首先,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有名单内和名单外的差异。虽然"43号文"要求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但名单外融资平台公司是否受到上述规定限制还未可知,在未明确禁止之前,根据法无禁止则可行的民事原则依旧具有可行性,即信托公司仍可通过受让名单外融资平台公司BT债权的模式进行政信合作。而且,"43号文"还规定,对符合法律或国务院规定可以举借政府性债务的公共租赁住房、公路等项目,确需采取代建制建设并由财政性资金逐年回购(BT)的,必须根据项目建设规划、偿债能力等,合理确定建设规模,落实分年资金偿还计划。即公共租赁住房、公路等项目仍可采用BT模式,通过信托融资,只是信托公司不能再单纯依靠财政隐性担保,而是要基于融资平台公司自身实力或基础项目自身现金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其次,在PPP融资模式下,信托公司仍有参与的途径。概括而言,从狭义PPP角度来说,信托参与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因为类似公共交通、水务、燃气之类的项目投资回收期都很长,超出信托产品的一般年限,而且这些项目的回报虽然稳定,但因为都关系民生而不会很高,也难以满足投资者对收益的需求。从广义PPP角度来说,即将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也包括进去,实际上类似于政信合作业务,信托公司仍有参与的机会。不过,信托公司以前做政信业务是看政府信用和政府财力为主,直接向融资平台提供周转性的贷款融资,但未来以PPP的形式运作后,就要转到看项目本身的风险为主;提供的也不仅是周转性的融资,而是还要参与对项目的管理来获取更高的回报。信托参与PPP的形式也并非只能是纯股权,更适合的方式还是债权或者夹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具体而言,信托公司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参与PPP融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1、发行信托计划直接或间接参与PPP。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直接参与是指信托公司直接以投资方的形式,或股权或债权,或股债结合模式参与特殊项目公司,即成为项目公司股东或者债权人。间接参与是指信托公司为成为投资方的股东,即成为项目公司股东的股东(在约定时间由其他社会资本回购股权退出也可),再向投资方借贷或者直接给项目公司借贷。由于PPP通常要10-20年,信托计划的期限可能因此也需要10-20年,但可分期发行,缩短信托期限,因此将该基础设施信托计划做成基金化产品较为合适,同时需要在流动性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甚至在合适的时候可以让项目公司上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