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节能“有利可图”,合同能源管理在我省的发展也随之步入快车道。“我省是全国第一批进行合同能源管理的省份,现在仍走在全国前列。”省节能办资源节约处调研员梁振江介绍说,2011年来,我省已实施节能服务项目453个,数量为全国最多。目前,全省已注册节能服务企业284家,并培育出高密蓝天、融世华、鲁信能源等一批较有实力的节能服务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全省每年实现节能131万吨标准煤。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省节能办主任郑晓光表示,山东是经济大省、能耗大省,拥有巨大的节能减排市场空间,这为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我省也陆续推出了补贴、减免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全省已有63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享受到国家及省一级财政补贴,总额超过4千万元。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节能服务企业多,完成节能项目多,我省合同能源产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影响产业发展的隐患仍存,融资难成为限制行业扩张的主要枷锁。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梁振江表示,由于要承担节能改造的全部费用,节能服务企业开展的项目多了,就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必须依靠银行贷款。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合同能源管理是新兴业务,对这一行业了解普遍不深,实力雄厚的银行往往不愿涉足,节能服务企业只能求助于规模较小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这无形中增加了贷款难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对节能服务企业的减免优惠政策,也需要进一步落实细化。”张冰说,由于节能项目归属地各不相同,各地税务机关对税费减免等政策掌握的尺度不一,这给项目实施带来麻烦。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节能服务企业的规模质量参差不齐,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郑晓光称,目前我省节能服务企业大多发展不够成熟,掌握的先进节能技术产品少,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形成的领军企业、品牌企业少。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少数企业为抢占市场,向用能单位承诺过高的技术和商业条件,却没有实力做到,对整个节能服务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要实现合同能源管理的健康发展,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需要政府、耗能企业、节能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等诸多市场参与者通力协作。”面对如何破解合同能源发展中的问题,梁振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而这一集合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力量的平台,目前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一个名为山东省能源环境管理中心的机构于近期成立。管理中心由企业出资,政府主导,为政府主管部门、节能参与企业及金融机构等整合资源,提供信息服务。“未来管理中心的身份将转变为全省能源环境交易所,向上对接省发改委、经信委及环保厅,向下面向省内所有节能服务企业,服务涉及节能、碳交易、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该中心执行副总裁李金杰告诉记者,目前由该中心牵头的行业交易规则已经制作完成,并已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落实后将对规范我省合同能源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尽快完成节能服务企业的专业细分,也成为业内人士的普遍建议。由于耗能企业涉及的节能项目范围广、专业差别大,单个节能服务企业要完成所有的节能改造项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张冰表示,节能服务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实现转型,为客户提供专业分工更加精细的服务,才能提升竞争力,成为行业领军者。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