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双碳”目标的承诺,意味着我国将完成全球最高
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
碳中和。如何在气候变化、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在多个维度、多个目标层面进行技术突破和优化集成,以科技创新支撑多类型的中国城镇低碳宜居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应对的现实问题,当前主要面临核算方法体系提升、技术策略和评估技术优化、治理机制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
核算技术方面,我国已初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体系,主要遵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1996年修订版)》。但核算工作缺乏历史连续性,核算方法相对滞后,信息技术和时空数据的融合性有待加强;同时,城市温室气体生产端和能源消费端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现有核算方法无法对城镇运营部门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提供直接的指导意义。
技术策略和评估技术方面,各地气候条件、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消费模式、技术发展、城镇化水平、能源消耗刚性需求等因素差异较大,有效支撑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城镇的规划决策,既需要加速提升短期适用技术的集成和应用能力,也应在“双碳”中长期目标下探索新型低碳宜居城镇的技术体系。目前,构建全周期、多尺度、多维度的技术策略和评估监测体系仍存在技术瓶颈。
治理机制方面,低碳宜居城镇规划建设需要加强土地空间、建筑、交通、生态环境等环节的协同管控,同时需要保障本地居民、产业从业者、有关管理机构等利益攸关方的充分参与,需要通过治理机制创新提升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参与性和包容性,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治理理念在不同层面的落实。
保障城镇建设的宜居性,既是有效推进“双碳”目标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2014年3月,中央城镇化工作
会议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将“生态文明,
绿色低碳”列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原则,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把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列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最新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同样提出要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居、创新、智慧、
绿色、人文、韧性城市。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