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装配式建筑进入公众视野时间并不长。最近几年尤其是进入2016年以后,装配式建筑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建设国家级装配式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3月,装配式建筑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9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随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及八项任务。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海召开全国装配式建筑现场会,陈政高部长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并明确了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抓好的七项工作。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再次重申“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而随着《行动方案》的发布,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蒋勤俭强调,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对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装配式建筑要取得全面发展,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蒋勤俭介绍说,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较快的区域集中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当地人对房屋质量要求较高,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较早;而偏远地区由于市场容量较小、人们对建筑成本较为敏感,加之当地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和产业链不完整,导致发展过于缓慢。在他看来,装配式建筑实现北上广等大城市、二线省会城市、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全覆盖,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全面推进的当下,最大的风险,一是政府政策导向不明确,导致一些地方盲目跟风,出台不符合实际的政策,误导企业进入这一领域;二是企业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对装配式建筑要求缺乏足够认识。未来几年,不排除有些地区会有装配式建筑产能过剩的情况出现。而《行动方案》也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其意图也是为了让各地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选择地推进,避免盲目跟风带来不良后果。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正如居理宏所言,发展装配式建筑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要求企业在开发、设计、生产和装修等整个产业链条上必须都是完整的,绝不能出现短板,企业的人才、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只要有一个环节有短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就会出现问题。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建筑形式、建造要求差异很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并不存在。因此,各个地区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必须坚持“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发展”相结合,尊重科学、尊重市场,使其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协调。
而目前来看,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整体氛围已经形成,但仍面临着一定的瓶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居理宏表示,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标准化欠缺的问题。所谓“标准化”,不只是技术标准、图集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装配式建筑所有从业人员要有将其植入现有建筑体系之中的意识,让装配式建筑发展“有据可依”,形成产业化发展氛围。只有这样,装配式建筑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实现标准化基础之上的个性化发展。他建议,标准化建设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在建设中总结-推广到整个行业”这一思路。目前,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万科、华润等开发商关于标准化设计的合作成效显著,部分标准体系已实现初步推广应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而据企业反映,在推进过程中,企业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装配式建筑目前在住宅产品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开发商为满足业主的消费需求,往往在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取舍上,更注重于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装配式建筑尚不能充分发挥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导致造价不具备竞争的优势,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开发商的积极性,对装配式建筑长远发展不利。二是全社会(包括政府和建筑行业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认识还需要提高,一些宣传没有真实体现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和优点,给社会及公众造成了一定的误解。因此,在政策制定层面和开发商的装配方案确定上往往都有误区。比如,认为装配式建筑的预制装配率越高越好,忽视对建筑本身业态、结构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往往造成适合做PC的做成了现浇、适合做现浇的做成了PC,导致装配式建筑不能充分体现其优越性,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三是设计的引领作用还没有发挥,或者说大部分的设计企业还处在行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对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和技术体系、生产工艺、吊装工艺等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导致设计单位的方案往往与现场脱钩现象严重,使生产企业、总承包单位和开发商痛苦不堪,久而久之则造成对装配式建筑敬而远之的心态。四是行业的管理滞后。建造方式发生改变,行业管理方式也必将随之改变。尽管最近几年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新的、统一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一些地方虽然出台了相关的导则、通知要求甚至法规、标准等,但大体上仍是一个地方一个做法,没有做到统一。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总体来说,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技术标准、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行业企业应当抓住装配式建筑之本,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机制、管理模式、监管制度等,为建筑业迈上新台阶做好准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