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融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文章来源:济南日报2016-07-08 16:35

作为全国首个省会城市政府编制的战略性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济南市中心城区绿色建筑发展规划(2020-2030)》的公布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所带来的影响足以辐射全省、甚至全国。为深入解读这一规划,我们来进一步剖析了绿色建筑如何融入到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当中。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绿规》编织了一个清晰的绿色城市发展体系,即“三大平台与十大路径”,把绿色建筑从设计与建造的实施层面提升并融入到城市发展的空间体系和战略层面,这是该规划的亮点所在。从2013年《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到2014年百米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令”的下发,济南市对于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工作已然走在了全国前列,而此次《绿规》的编制更是开创了先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绿规》与我们之前所接触到的各类规划不同,它更加注重可操作性,不仅设定了济南建设绿色城市的近、远期目标,还详细介绍了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实现这些目标,这些都是该规划的独到之处。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规划文件,该规划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不仅能影响山东,还能辐射全国,对于国内其他城市相关工作的开展也能起到极强的借鉴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也进行过城市绿色化专项规划、绿色建筑政策研究、绿色建筑标准制定等工作,但是,作为城市总体层面进行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还没有先例。这也奠定了《绿规》在业内的地位,今后,其他城市编制类似规划时,可以借鉴济南的成功经验,包括承载平台、发展路径等在内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的内容可以直接“移植”,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与其他城市相比,济南绿色建筑发展有什么特色?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从全国角度进行比较,济南市绿色建筑发展处于相对前沿的地位,尤其是此次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编制,显示了济南市政府在城市发展战略方面的远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从城市建设大背景来看,国家发展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也需要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来引领其持续高效发展,以绿色建筑总体发展为基础的绿色节能城市必然是济南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讲,济南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已经进入了由点及面的深入发展阶段,在绿色建筑单体推广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均达到了一定数量和效果的基础上,上升到城区、城市层面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这也是《绿规》编制的重要原因。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绿色文明城市是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以欧洲为例,从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就探索城市发展与绿色环境兼得的城市发展道路。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在哥本哈根,55%的人骑自行车上下班,90%的建筑垃圾会被再利用,2005年-2012年碳排放量减少24%;在南特市,每隔300米就有一个绿色休憩区域,人均绿地面积为57平方米,60%的辖区面积为农业用地或自然绿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这些“绿色”的数字不是源于先天的优良自然环境,而是城市管理者的理念信心和决策智慧的体现。由此推断,在中国,走绿色城市主义的道路不仅可以行得通,还能走得远。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