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未必“绿色”,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被蒙阴

文章来源:上海节能信息网2014-09-22 23:10

绿色建筑评价是由住建部主导并管理的绿色建筑评审。授权机构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规定,对在设计、施工或者已完工的工程项目进行绿色评价,确定是否符合绿色建筑各项标准。评审合格的项目可获得绿色建筑证书和标志。这一评价旨在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江亿分析说,一个建筑物实际的能耗有多少,不仅与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有关,还与使用模式、运行模式和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相关。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对于江亿的说法,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上述研究报告也证实,我国建筑大部分属于高能耗建筑,并且在新建建筑中有很大一部分也属于高能耗建筑。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研究员马欣伯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约17亿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面积869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只有4.9%。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9月11日,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课题组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称,在对全国8省市进行的为期5个月的调研后发现,地方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五花八门”,所谓的绿色建筑“花样百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内蒙古鄂尔多斯此前爆出当地部门将居民小区的公厕改为免水冲的旱厕,用锯末代替冲水,建成所谓的“生态旱厕”。但臭味弥漫让居民们无法接受,不久后这些“生态旱厕”遭弃退出小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绿色建筑既然是一种理念,又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就不应硬性规定必须如何做,而是引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交流会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海燕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不少地方也出台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但地方标准普遍不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且执行存在差异。”马欣伯还反映,在推进绿色建筑中,国家和部分地方的激励政策尚未兑现,对企业开展绿色建设实践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2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到2020年,5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为此,住建部今年6月已发布公告,批准新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林海燕表示,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2006年的版本“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杨榕介绍,为实现2020年绿色建筑新建比例达到50%的目标,住建部正在研究六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首先是绿色建筑标准将从过去的引导,逐步扩大到强制,强制范围也要逐步增加。”杨榕说,第二个方面是提升绿色建筑的标准和质量,逐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住建
部正研究未来10~15年我国绿色建筑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相应的实现路径,以及现有的经济能力能否实现支撑等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杨榕介绍,其他几个方面的研究问题包括如何把监管、统计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并涵盖全国各地;如何使政府引导与市场动力并行发挥作用;如何通过绿色建筑的推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如何将满足能源安全、绿色发展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充分结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记者从住建部了解到,未来,我国的绿色建筑节能考核方式有可能发生转变,由过去针对技术措施的控制方式,逐步转向用能总量的控制方式,通过采用能耗限制等控制方法,实现建筑能耗的总量控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