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3年底,鄂尔多斯市和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2个园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和工业园区
试点。生态环境部技术帮扶组、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试点城市和园区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立足鄂尔多斯市能源资源禀赋,创新“一带二”雁阵模式,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逐步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鄂尔多斯实践。
突出政策引领,高位统筹推进。编制印发鄂尔多斯“一城市、二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发布《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技术规范》,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指标体系、融合清单等管理政策14项,优化国家碳达峰、碳监测评估、无废城市等试点联创联建,将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任务纳入美丽“暖城”建设重点任务,已开工建设78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重点项目,完工33项,累计完成投资921.9亿元。
突出源头治理,加速产业转型。推动从“羊煤土气”到“风光氢储车”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产业
绿色低碳能级。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晶澳组件、株洲时代百米级叶片等23个“风光氢储车”产业链项目投产,2024年,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1.3%。建成新能源装机规模超200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超35%。累计新建高载能等产业配置市场化消纳新能源项目超1200万千瓦,完成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99万千瓦。“十四五”以来,单位GDP能耗下降18.2%,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十四五”目标任务。
突出重点领域,深化协同创新。在工业领域,重点打造绿氢等18条产业链,抓好汇能卓正、宝丰、中煤等千亿级项目落地,建成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4个,在建中煤二氧化碳制甲醇等项目7个。在交通领域,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行“散改集+公转铁+智慧物流+数字陆港”模式,铁路专运线、自动驾驶货车等示范项目顺利应用,电动重卡保有量突破2000辆,每年减少
碳排放量约20万吨。建成“数字陆港”4处,投入运营新能源重型卡车779辆,减少
碳排放约7.8万吨。在生态环境领域,积极推进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71.21%,较2020年翻一番。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持续保持日均治沙1万亩的攻坚态势。出台全国地级市首部《绿色矿山建设条例》,发布《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建成绿色矿山156座,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鄂尔多斯市成功入选全球“自然城市”
平台和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