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力项目攻坚,筑牢交通建设“硬支撑”。全力推进高速公路“422”和干线公路“6+1”工程建设,积极谋划项目、拓展投资。预计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同比增长3.7%,有望荣获年度全省交通运输投资红旗单位。累计争取部省补助资金17.86亿元,车购税资金 12.32 亿元,均位列全省第三。建成高速公路34.9公里、一二级公路 45 公里;十巫北高速年内通车,十巫南高速大幅提前工期,多个新建、在建项目稳步实施,交通网络愈发完善。
二是优化运输结构,铺就物流降本“快车道”。精准施策,出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政策措施》《推进 “堰水” 进京铁路物流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打造多式联运示范线路,开辟特色物流通道,强化线路运营管理与资源调配。铁路运价普遍下浮35%,“堰水进京”铁路物流专列发送量同比增长20%,物流成本较散箱运输降低36%。5条多式联运示范线路高效运转,十堰至宁波港铁海联运、十堰至陕西榆林白云石“捎脚运输”班列成效突出,对应铁路运价分别下浮 38%、72%,供应链物流业增加值达 226.8 亿元,同比上升25.7%。
三是抢滩低空经济,激活
绿色发展“新引擎”。抢占先机,率先编制全省首个《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低空综合管理服务
平台建设方案》。积极拓展低空客运、货运及配送航线,推动低空场景应用落地。建成27个无人机起降点、2个培训基地;开通武汉汉南机场至十堰低空短途客运航线等,开辟7条无人配送航线,落地4大低空物流场景;开行多条货运、旅游客运航线;张湾区、竹山县等地成功打造低空运营样板,低空物流入选交通运输部典型
案例。
四是加快设备焕新,打造绿色出行“动力源”。科学施划公交专用道,改造港湾式停靠站与公交站廊,合理规划特色公交线路。施划公交专用道16.7公里,改扩建港湾式停靠站15个,建设公交智慧站廊15座,开通8条通学公交、5条特色公交线路,公共交通服务指标全省排名第4。鼓励交通运输企业购置
新能源车辆,开展绿色智能船舶
试点示范工作。建成6座出租车换电站、32个
新能源充电桩;打造14家近零碳驾校,新增新能源教练车 65辆;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4辆、出租车193辆,占比分别达 83%、72%;在建及建成绿色智能船舶8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