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化学工业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上海化学工业区要吸引绿色低碳产业投资200亿元,绿色低碳相关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节能降碳的能力水平也要跟上,上海化学工业区明确,重点用能企业力争平均每年节约1%的用能量,园区产值能耗强度比“十三五”末下降14%。
化工企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又是
碳排放大户。面临低碳发展挑战,如何在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探索出一条绿色转型之路?
“包含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在内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2023年比2018年减少了三成。”昨日,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赛科)首席执行官张明龙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表示,这归功于企业在环保方面坚持不懈的投入,从2011年以来,上海赛科年均环保投入近2亿元。
“没有真正的固废,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上海赛科环保经理李荣说,如果固废可作为其他厂商的原料,形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循环经济,就有利于减污降碳。在上海化工区,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超过80%,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原料产品互通的低碳生产模式。
同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内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法水务)运营着一套生活水装置、一个工业水厂和一个脱盐水厂,为整个园区提供供水和污水处理服务。为节约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生产脱盐水的原水大部分来自污水厂工艺中的设备冷却水排水,占总原水的比例达70%以上。
中法水务集中处置园区废水,算了经济、环境、低碳等多笔账。据估算,如果不采用“一体化”废水处理模式,而是由园区企业自行处理,园区内70%以上的企业必须自建大规模生化处理设施或预处理设施,投资成本约为5亿元至8亿元,电耗和药耗也将增加:电耗约为集中处理的1.5倍至2倍,药耗约为集中处理的30倍以上,
碳源消耗量为集中处理的40倍以上。
减污降碳是笔精细账,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
碳管理平台建设。上海赛科持续开发
碳足迹管理
平台,收集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数据,为未来产品更加低碳甚至零碳提供数据支撑。“国内市场这方面比较欠缺,如果我们能满足客户需求并提供产品
碳足迹信息,就能在生产经营中赢得先机,这将直接为绿色低碳发展带来动力。”李荣表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