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披露工作表面化、形式化多?企业在碳核算和
碳管理方面能力欠缺#e#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当对碳排放数据加以公开。其中,包括碳排放信息。
但根据国内金融信息及软件服务
平台万得(Wind)数据库(以下简称Wind)收集的信息,到 2022 年年底,披露碳排放总量的 A 股上市公司还不到 400 家。除了监管较严的金融行业披露之外,其他监管不太严格的行业自主披露的表现都不太理想。
“从整体来看,普遍存在自主披露率较低、自主披露个数较少的现象,而且,在信息公开内容、形式和渠道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自主权,披露工作表面化、形式化,甚至有些公司在年报或环境报告中对于碳信息的披露从未更新”。Wind显示。
“在与企业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很多企业在碳核算和碳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比较欠缺。”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创始人、主任马军指出。
对此,清碳技术(无锡)有限公司CEO崔伯龙也表示认同。据他介绍,一些企业不太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存在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能力不足的问题。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ESG中心主任施涵博士指出,我国企业没有长期和系统的减排规划经验,很多国内企业尚未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气候风险,制定长期(至少到2030年)和系统(涵盖范围1、2和3)的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也没有将减排目标与自身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等方面相结合,形成一个内部一致和外部协调的减排体系。因此,企业不仅自身在减排目标的监测、评估和报告机制方面不完善,缺乏对自身碳目标实现情况的及时反馈和调整;也很少将减排目标与自身的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社会责任等相挂钩,缺乏对实现
碳减排目标相关方的奖励和支持。
施涵认为,虽然我国不断加大气候治理的力度和深度,但我国的碳排放管理方法仍有待完善,目前,碳排放管理体系在法律、市场、社会等方面的约束有限。未来,应建立起对未能履行承诺的企业进行追责的惩罚机制,既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可确保行业的整体进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