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减碳方法论”:中国能从中学到什么?

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周承2023-01-30 09:18

碳中和目标要落地,首先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上下一致且全面覆盖的政策体系。自2020年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绿色低碳迅速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工业、生活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十四五”的重点工作之一,上自中央各个部委,下至各个地方政府,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而在这方面,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和实施综合环境保护框架的国家之一,自1974年颁布《环境保护法》以来,澳大利亚一直在环境标准制定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现已有100多项相关法案,积累了接近50年的丰富经验。
 
自2015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推出多个新能源发展战略,使其迅速成为降碳的全球领先者。2016年开始,澳大利亚的碳排放快速降低,2021年人均碳排放水平降至15.09吨,已经与1980年前后的水平相当【1】。而到了2022年,澳大利亚又提高了在《巴黎协定》框架下的承诺,表示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水平降低43%,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承诺。要知道,澳大利亚是全球唯一一个占据一整块大陆的国家,有着与中国几乎同样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资源禀赋。
 
日前,澳大利亚投资贸易委员会发布了《迈向净零排放》报告,从赋能服务、能源应用和自然与城市结合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澳大利亚在低碳净零排放上的诸多实践,这是一份可现学现用的澳大利亚减碳“方法论”,能够为中国的碳中和之路提供诸多借鉴。
 
1 政策赋能,金融护航
 
碳中和目标要落地,首先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上下一致且全面覆盖的政策体系。
 
自2020年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绿色低碳迅速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工业、生活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十四五”的重点工作之一,上自中央各个部委,下至各个地方政府,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而在这方面,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和实施综合环境保护框架的国家之一,自1974年颁布《环境保护法》以来,澳大利亚一直在环境标准制定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现已有100多项相关法案,积累了接近50年的丰富经验。
 
同时,澳大利亚各州府机构亦在制订规划,旨在通过贸易与产业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让减碳成为市场自发自愿的行为。例如,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和阿德莱德等多个城市和地区制定了低碳经济计划,希望从低碳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创造经济效益,让减碳之路更加顺畅。
 
得益于几十年来不断推出有效的环境政策与法规,各市场主体已非常成熟,涌现出了一批世界领先的平台和公司,在碳交易和气候金融方面摸索出了成功的路子。
 
在碳交易上,集中向消费者供电的传统模式正在迅速向分布式发电转变,这主要通过在电力消费与生产之间交替转换的设施实现,如屋顶太阳能或并网储能电池。与此同时,碳信用额度正在从逐个项目的交易扩大至更大规模,用更系统的方法来连接买卖双方。
 
澳大利亚拥有先进的平台,可在新兴市场中提供数据和交易功能。如Renewable Energy Hub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搭建平台提供能源与碳市场数据;Reputex提供能源和碳市场定价与预测的实时信息;Xpansiv经营全球性交易所,交易可再生能源额度、水权与分配、自愿性航空排放单位和可再生燃料。
 
在气候金融方面,2012年隶属于澳大利亚政府的清洁能源金融公司(CEFC)成立,通过投资引导市场应对最严峻的排放挑战,已承诺向250多个清洁能源和低排放项目提供超过103亿澳元的资金,总价值超过360亿澳元,加速澳大利亚向净零排放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PPP) 领域公认的领军者,无论是在工程行业,还是在金融、法律和经济咨询服务领域,其技术专长均得到广泛认可。政府在面对资金成本超过5000万澳元的项目时,会将PPP作为一种选择。
 
此外,私营资本在澳大利亚气候融资中越来越活跃。2020年,相较于仅为2%的市场整体增长率,责任投资资金增长了30%,达到12.8亿澳元。政府与私营资本之间进行有益联动的经验,同样适用目前中国的碳中和市场。
 
2 多样应用,风光无限
 
由于资源禀赋的原因,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主要地位。
 
但是,随着近几年光伏风电装机量迅速上升,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在逐步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11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5.8%;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49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9%【2】。
 
澳大利亚面临的情况与中国类似。澳大利亚幅员辽阔,国土中大部分区域是沙漠,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同时,在能源禀赋上,煤炭储量和产量都比较高。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澳大利亚发电总量的32.5%,32.5%,比2020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
 
那么,澳大利亚在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是怎么做的呢?有哪些成功经验?
 
先看光伏行业。得益于高日照率,澳大利亚的光伏行业拥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光伏电池板的普及率也很高,2021年12.4% 的电力来自光伏发电。在技术方面,新南威尔士大学至今保持着太阳能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光电转化率超过40%。
 
而在光伏行业的热门领域——开发和交付混合光伏技术,以便将光伏无缝整合到现有能源网络、运营系统或离网应用系统中,澳大利亚亦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其中包括Fulcrum3D公司推出的云量测量与预测系统CloudCAM,可预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短期功率波动,使太阳能装置更易接入到全球各地的网络中。
 
再看风电行业。与中国类似,澳大利亚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有着强劲的海岸风,为风力发电创造了绝佳条件,2021年该国11.7%的电量来自风电。
 
风电需要进行大量建模和网络设计工作,以确保电网稳定可靠。澳大利亚加快现场设计的一项创新技术是采用像Fulcrum3D公司推出的地面SODAR(声波探测与测距)等系统取代监测桅杆;在风场开发方面,Windlab Systems公司推出了大气建模与风能评估工具WindScape,可以在澳大利亚国内和全球范围内进行风电场选址,并高效开发高质量风电场。
 
为了配合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电网侧的技术应用亦至关重要。其中,微电网可以帮助澳大利亚应对面临的诸多挑战,如快速上涨的电力成本、日益老化的基础设施以及由于地域辽阔所产生的大范围供电服务需求。
 
目前,太阳能和风能还在澳大利亚大量应用于离网供电项目。这两种能源不仅适用于澳大利亚的绝大部分地区,而且可以随时与电池系统或储能解决方案相结合。
 
3 自然城市,永续发展
 
与中国相似,澳大利亚拥有丰富多样的气候区,易受极端天气影响,如山火、洪水和飓风等。因此,他们在低碳净零排放的实践过程中,非常珍惜自然与城市环境。为了更加深入地保护本国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和相关技术。
 
这其中,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是重点。CCUS能够将二氧化碳从其他气体或污染物中分离出来,将其压缩后永久地封存于地质结构内,或利用其创造其他商业价值。国际能源署 (IEA) 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已经证实,将CCUS)应用于现有能源资产对于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至关重要,如不部署该技术则会让实现《巴黎协定》全球目标的成本翻倍。
 
澳大利亚在CCUS技术领域基础雄厚,拥有适合储存二氧化碳的大量地质资源,有望储存超过200亿吨二氧化碳,同时澳大利亚世界领先的石油天然气行业积累了CCUS的专业知识,以及完善的政府监管框架。
 
澳大利亚社会高度城市化,非常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在可持续城市与基础设施方面,澳大利亚是全球最成熟的绿色建筑市场之一。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理事会 (ISC) 开发了一套综合评级系统,用于评估基础设施资产在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阶段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开发了相应工具以辅助资产所有者及运营商开展相关工作。
 
在对建筑设计和性能进行严格且有序的测量、评级、基准化管理下,澳大利亚在可持续基础设施领域经验丰富,并涌现出大量城市可持续基础设施不同领域的相关技术与服务。
 
在交通运输领域,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比重超过24%,主要源自于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化石燃料。因此,交通电气化以及能够提升其使用效率的智能解决方案非常有助于碳减排
 
澳大利亚企业正在不断创新,大规模推广使用电动汽车以有效减少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同时,交通电气化的预期增势对电力网络意义重大,澳大利亚电力市场运营商 (Australian Energy Market Operator) 与发电公司、输电公司以及电力零售商正在共同规划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以满足交通电气化的需求。
 
4 结语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成就斐然。澳大利亚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涵盖了一系列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品与服务,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与农业、基础设施、建筑和设计技术与服务、水与环境、交通和循环经济、以及碳封存等等,本文展示的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随着中澳经贸关系的恢复和发展,两国之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来自澳大利亚的有效经验和实际措施,能够为中国的碳中和努力提供不少的有益借鉴。
 
随着全世界对碳中和领域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和投资呈指数级增长,澳大利亚与中国的携手合作,将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Australia: CO2 Country Profile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country/Australia
 
【2】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29.9%
 
https://m.gmw.cn/baijia/2022-07/27/1303063714.html
 
【3】迈向净零排放—澳大利亚解决方案,共创可持续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